1.简答题- (共3题)
1.
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2)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单质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
(3)1号元素和6号元素组成的甲烷(CH4),在自然界中有广泛存在。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①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甲烷(CH4)可用作燃料,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参与反应甲烷分子的氢原子和生成水分子的氢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④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

(1)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
(2)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单质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
(3)1号元素和6号元素组成的甲烷(CH4),在自然界中有广泛存在。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①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科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③甲烷(CH4)可用作燃料,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参与反应甲烷分子的氢原子和生成水分子的氢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④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
A.H2和CO | B.H2和C2H2 |
C.C2H2和C2H4 | D.CO和C2H4 |
2.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资料卡片:
汞
密度:
沸点:
加热至沸时与氧气反应
汞
密度:
沸点:
加热至沸时与氧气反应
氧化汞
密度:
不能溶于汞
分解温度:
氧化汞
密度:
不能溶于汞
分解温度: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已知汞元素化合价为+2价)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量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资料卡片:
汞
密度:

沸点:

加热至沸时与氧气反应
汞
密度:

沸点:

加热至沸时与氧气反应
氧化汞
密度:

不能溶于汞
分解温度:

氧化汞
密度:

不能溶于汞
分解温度: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已知汞元素化合价为+2价)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
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量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
3.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净水时,通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________________做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水加热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中产生的气体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E.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为n时,a中气体的分子数为2n

(1)净水时,通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________________做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水加热蒸发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中产生的气体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2.计算题- (共1题)
4.
参与化学计算钠元素形成的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请回答: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
(2)某病人每天食用11.7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现有一种混有食盐的苹果酸钠盐,测得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这种混合物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碳、氢、氧元素质量比是________。
(2)某病人每天食用11.7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现有一种混有食盐的苹果酸钠盐,测得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这种混合物中苹果酸钠盐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3.单选题- (共22题)
6.
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可表示为:Li+MnO2
LiM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O2在该反应中作为催化剂 |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C.该反应中发生了能量的转化 | D.反应前后锂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
7.
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 )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
B.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 |
C.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因此需要经常补充钙单质 |
D.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将普通的铜、铝转变成黄金 |
8.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
C.H2O和Ne的质子数都是10个,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
D.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纯净物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
14.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葡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
B.葡萄糖由碳、氢、氧3个元素组成 |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
16.
有关尿素[CO(NH2)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1×2×2=46 |
B.一个尿素分子中碳、氧、氮、氢四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1∶2∶4 |
C.尿素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4∶1 |
D.尿素中氮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
18.
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瓶壁炸裂,因为集气瓶中未预留少量水 |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偏小,可能是红磷过量的缘故 |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D.将粗玻璃管置于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说明火焰中存在石蜡蒸气 |
19.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B.氧气经常用于金属焊接,是由于氧气燃烧产生大量热 |
C.二氧化碳应用于大棚种植,是由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
D.氦气能用作于探空气球,是由于氦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
20.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试剂、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硬水与软水 ( 肥皂水,振荡) |
B.水与双氧水(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 |
C.二氧化碳与氮气(燃着的木条) |
D.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
24.
过滤操作的下列步骤中错误的是( )
A.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 |
B.如果滤纸高于漏斗边緣,用剪刀剪去多余部分,使滤纸的边缘比漏斗口稍低 |
C.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滤纸层与漏斗壁间不留有气泡 |
D.沿玻璃棒注入浑浊的液体,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漏斗中的液体,加快过滤速率 |
2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将乳胶管用水润湿后,旋进玻璃导管中 |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
C.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
D.滴加液体时,滴管可以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璧 |
4.选择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3题)
28.
现有下列物质:①液氧 ②氧化镁 ③金刚石 ④锰酸钾 ⑤干冰 ⑥碱式碳酸铜 ⑦蒸馏水 ⑧空气 ⑨汞 九种物质,请用序号填空:
(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3)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
(4)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
(1)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
(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3)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
(4)元素种类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
29.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________;
(2)3个碳酸分子________;
(3)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
(4)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 物________;
(6)氢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7)氢氧化亚铁________;
(8)硝酸钾________。
(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________;
(2)3个碳酸分子________;
(3)氯化钠中的阴离子________;
(4)标出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 物________;
(6)氢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7)氢氧化亚铁________;
(8)硝酸钾________。
30.
完成下列主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
(2)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
(4)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Na2O2+H2O
NaOH+O2↑。
过氧化钙CaO2与过氧化钠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请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________;
(2)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
(4)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一种黑色固体:________________;
(5)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Na2O2+H2O

过氧化钙CaO2与过氧化钠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请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31.
实验探究题。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时,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①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小王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小华同学欲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氧气,在操作上需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氯化钾易溶于水)进行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其中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3)小刘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了装置B、C、D,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浓硫酸是干燥剂)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上图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时,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选择该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①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小王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小华同学欲用E装置收集满一瓶氧气,在操作上需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氯化钾易溶于水)进行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处理.其中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酒精灯 B.烧杯 C.玻璃棒 D.漏斗
(3)小刘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选择了装置B、C、D,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浓硫酸是干燥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3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