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1.
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蔗糖可以燃烧;受热可以发生分解反应。铜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解释与结论】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的步骤中,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实验一中,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分析,不能确定蔗糖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实验二中实验步骤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补全实验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探究,分析得出蔗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查阅资料】蔗糖可以燃烧;受热可以发生分解反应。铜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进行实验】
实验一: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打开甲仪器的活塞 2.待排尽装置中空气后,加热蔗糖 | 玻璃管右端有小液滴产生, C中 | 蔗糖在氧气中加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实验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先用酒精灯加热铜丝处,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 2.再将酒精灯移置蔗糖处加热 | 铜丝变成黑色; | 蔗糖受热分解生成水 |
【解释与结论】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的步骤中,排尽装置中空气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全实验一中,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实验一的结论分析,不能确定蔗糖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实验二中实验步骤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6)补全实验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实验探究,分析得出蔗糖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
2.科普阅读题- (共1题)
2.
空气质量与氮氧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两种重要的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化学式为NO)是一种无色气体,熔点-163.6℃,沸点151℃,密度比空气略大,微溶于水。NO不稳定,易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NO2)。实验室用铜与稀硝酸反应来制备NO.工业上可用氨气与氧气为原料,在加热和催化剂条件下制得一氧化氮。汽车尾气(含有CO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源,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使CO与NO反应,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NO被发现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在心、脑血管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心脑血管的保护神。
依据文章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
(2)NO在空气一种会转变成______。
(3)NO可用______法收集。
(4)治理N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______。
依据文章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NO的物理性质______。
(2)NO在空气一种会转变成______。
(3)NO可用______法收集。
(4)治理N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NO对人类有利的一面主要体现在______。
3.简答题- (共1题)
3.
图1是某家庭2015年9月的自来水缴费通知单。家庭污水需要集中处理后才能排放,图2为污水处理的流程示意图。污水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绿化城市景观。

(1)图1所示的自来水缴费通知单中,包括的收费项目有哪些:____________。
(2)图2所示的“一级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大块悬浮物和砂粒,其中“格栅”的作用与净水方法中______的类似(填字母序号)。
A.过滤 B.活性炭吸附 C.蒸馏 D.煮沸
实验室中去除污水中的泥沙。

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上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3)图2所示的“二级处理”,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组成了一个特有的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进行代谢和繁殖,降低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使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二级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______。
(4)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自来水浇花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工业用水处理后用于洗车、冲厕所。

(1)图1所示的自来水缴费通知单中,包括的收费项目有哪些:____________。
(2)图2所示的“一级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大块悬浮物和砂粒,其中“格栅”的作用与净水方法中______的类似(填字母序号)。
A.过滤 B.活性炭吸附 C.蒸馏 D.煮沸
实验室中去除污水中的泥沙。

制作过滤器的过程如上图所示,其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3)图2所示的“二级处理”,活性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组成了一个特有的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以污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进行代谢和繁殖,降低了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使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二级处理”的目的是去除水中的______。
(4)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的是_______。
A.使用节水龙头 B.用自来水浇花
C.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D.工业用水处理后用于洗车、冲厕所。
4.单选题- (共22题)
7.
在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并使其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的质量(g) | 2 | 1 | 16 | 16 |
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 | 17 | m | 6 | 11 |
A.m=1 |
B.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C.参加反应的Z与W的质量比是6:11 |
D.若该反应充分进行,反应后W仍有剩余 |
9.
制作蛋糕的人造奶油中含有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C18H34O2),下列关于反式脂肪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B.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C. 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
D. 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A.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B. 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C. 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
D. 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2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192.168.0.10:8086//QBM/2019/7/13/2246028708282368/2246614828261376/STEM/176b0447-d117-42b5-bd8a-c28e35882dda.png]倾倒液体 | B.![]() |
C.![]() | D.![]() |
25.
下列给物质加热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 |
B.试管内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C.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干净 |
D.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再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
5.填空题- (共8题)
26.
学完质量守恒定律后,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老师又演示了如下实验。

(1)实验A中天平指针会___(填“左偏”、“不变”或“右偏”)。燃烧掉的石蜡的质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实验B,该实验_____(“能”或“否”)达到实验目的。

(1)实验A中天平指针会___(填“左偏”、“不变”或“右偏”)。燃烧掉的石蜡的质量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总质量。
(2)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实验B,该实验_____(“能”或“否”)达到实验目的。
27.
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下图中最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2)宇航员呼出的CO2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生成Li2CO3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8.
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有硅酸钠(Na2SiO3)、硅酸钙(CaSiO3)、二氧化硅(SiO2)。
写出Na2SiO3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_________,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写出Na2SiO3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_________,SiO2中硅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29.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结露法空气取水器可用于野外获取淡水,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CaCl2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1)蒸发冷凝器中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吸附剂中主要物质为SiO2和CaCl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CaCl2中钙、氯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1.
氧循环也是自然界中的一种重要循环。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填字母序号)______。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2)下列过程中,能产生氧气的有(填字母序号)______。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
32.
某同学收集到一杯有臭味的混浊污水,先用滤纸进行过滤,过滤时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过滤后发现水虽然变清,但是依然有异味,能够除去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欲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__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6.实验题- (共4题)
34.
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图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图1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图2 硫在氧气中燃烧
(2)图2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图3 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3)图3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

图1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图1实验中,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集气瓶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图2 硫在氧气中燃烧
(2)图2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

图3 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3)图3中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实验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实验现象是______。
35.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足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如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上,如图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玻璃容器取下,冷却至室温。
说明: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活塞与玻璃容器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③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燃烧时的现象与红磷燃烧相似。
试回答: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入一粒白磷(足量),将玻璃容器固定好(如图,固定装置已省略),放在盛有80℃水的烧杯上,如图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将玻璃容器取下,冷却至室温。
说明:①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活塞与玻璃容器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③白磷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40℃,燃烧时的现象与红磷燃烧相似。
试回答: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36.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是_____,其验满的操作为________。
(3)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4)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b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
若要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收集装置是_____,其验满的操作为________。
(3)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d.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4)实验室中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得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小于空气。实验室中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科普阅读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2道)
填空题:(8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