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中的碳酸钙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_______。
(3)磷酸钙(Ca3(PO4)2)也是一种补钙剂,3.1g磷酸钙与_______g 碳酸钙含钙量相等。

(1)主要成分中的碳酸钙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_______。
(3)磷酸钙(Ca3(PO4)2)也是一种补钙剂,3.1g磷酸钙与_______g 碳酸钙含钙量相等。
2.简答题- (共1题)
2.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小明同学将浑浊的河水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后,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1)图1装置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__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一种即可)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用__________可判断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5)生活中常用_______ 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消毒杀菌。
(6)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是_______,但在实验中所得数据略小于该值。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氢气稍多
C.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气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7)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明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_______。
A.
B.
C.

(1)图1装置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_______,该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一种即可)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用__________可判断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4)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净化。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价。
(5)生活中常用_______ 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消毒杀菌。
(6)利用图2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是_______,但在实验中所得数据略小于该值。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氢气稍多
C.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气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7)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小明同学做了一些分子、原子的模型,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_______。
A.



A. ![]() |
3.单选题- (共13题)
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 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9 | 2 | 40 | 1 |
反应后质量(g) | x | 2 | 6 | 19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一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 B.x等于16 |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D.丙一定是单质 |
9.
色氨酸(C11H12N2O2)是氨基酸中的一种,在人体内含量太低会影响睡眠质量,一般可通过食补黄豆、黑芝麻、海蟹和肉松等得以改善。有关色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色氨酸共含有27个原子 | B.色氨酸不属于氧化物 |
C.色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2 | D.色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10.
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
B.空气里氮气、氧气等分子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
C.氮气、氧气经混合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
D.空气中稀有气体按质量计算大约是0.94% |
12.
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实 验 装 置 | ![]() |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排水法收集氢气 |
解 释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的氧气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氢气何时收集满 |
A.A | B.B | C.C | D.D |
13.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 |
4.填空题- (共1题)
16.
Ⅰ.请根据示例写出下列“
”中对应的化学符号或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M元素的单质是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发展较快,用途较广的有色材料,如可做火箭头、导弹点火头、航天器元部件及照明弹等,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M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
(2)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
(4)M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
Ⅲ.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为_______。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肯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下列物质中符合条件的是________(填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 M元素的单质是当今世界高科技领域发展较快,用途较广的有色材料,如可做火箭头、导弹点火头、航天器元部件及照明弹等,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M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
(2)M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_______(填字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M元素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
(4)M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_。
Ⅲ.利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为_______。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肯定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下列物质中符合条件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木炭 | B.硫 | C.红磷 | D.铁丝 |
5.实验题- (共1题)
17.
实验室中可以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来制取并收集氧气。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结合下图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2)请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__;
②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导管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③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________(写出一条);
④用如图装置收集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⑤ 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CO2能溶于水,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应选用的实验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第一步 敞口放置;第二步 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第三步 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下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__。
②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_。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1)结合下图所提供装置完成下列表格
填写内容 反应物 |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实验装置(填字母) |
高锰酸钾 | 例: KMnO4 ![]() | |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 _________ | _______ |
氯酸钾(二氧化锰) | _________ | _______ |

(2)请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甲所指仪器名称:甲_______;
②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末端浸没在水面以下,从导管处向外抽气,若观察到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③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________(写出一条);
④用如图装置收集O2,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⑤ 实验室用大理石(固体)和稀盐酸(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CO2能溶于水,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应选用的实验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进行以下三步实验:第一步 敞口放置;第二步 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第三步 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下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①能够说明氧分子不断运动的曲线是_______。
A.MN段 | B.NP段 | C.PQ段 |
③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时几乎不再变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