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第八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500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15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为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下列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盐酸与锌粒接触,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三: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设法将两种溶液接触,过一会儿再称量。
数据见下表[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
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变化前
4.8 g
112.6 g
118.4 g
变化后
8.0 g
112.4 g
118.4 g
 
(1)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反应后的剩余物质的质量变化是:实验一:___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__,实验三:____________。(均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2)这三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_______,实验________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造成其他两个实验结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_____。
(3)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一例提出改进思路:______。
(4)由此可以得出,探究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关系的实验,必须在________体系中进行。

2.单选题(共13题)

2.
常温下,不宜用物理性质来区分的一组物质是(  )
A.石灰石和胆矾B.氧气和空气C.铁粉和木炭粉D.酒精和白醋
3.
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的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
4.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5.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中,正确的是()
A.氢加氧等于2个水B.2个氢加1个氧等于2个水
C.氢气加氧气等于水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6.
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铁锭压制成铁板B.2 gH2完全燃烧生成18 gH2O
C.水变成汽油D.冰转化成干冰
7.
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9.
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
10.
为了除去灯泡中可能混入的微量氧气,有些白炽灯在灯丝的支架上附着了少量的某种红色物质。该红色物质可能是
A.红色油漆B.红磷
C.氧化铁D.高锰酸钾
11.
自来水厂从水库取水生产自来水,有如下净化步骤:①取水;②消毒;③沉降;④过滤;⑤吸附。以下水的净化步骤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②C.①④②③⑤D.①③②⑤④
12.
在地震的灾区饮用水被严重污染,为确保灾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急需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   )
A.吸附沉淀B.过滤C.静置沉淀D.加肥皂水
13.
进行过滤操作时,使用正确的一组仪器是(   )
A.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B.铁架台、铁圈、烧杯、酒精灯、漏斗
C.铁架台、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D.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1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发出耀眼白光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3.选择题(共1题)

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液体.将物块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物块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接触,A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F1,液体对甲容器底的压强为p1;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线将物块B系好,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且不与容器接触,B静止时其所受的浮力为F2,液体对乙容器底的压强为p2.已知物块A与B完全相同,细杆、细线与相应物体间的作用力均不为零,忽略细杆、细线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4.填空题(共5题)

16.
在A+B==C+D的反应中,5gA物质跟4g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物质和_____克D物质,这是根据_____定律进行上述计算的。
17.
(1)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
①Mg2__________;
_________;
③O2__________。
(2)按要求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个水分子
2个氢原子
3个氧离子
4个钾原子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8.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5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 ②2H2:_________。
(2)用化学式填空:
①红磷燃烧的产物: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
③高锰酸钾:______;  ④在空气中占约78%的气体(体积百分含量):_______。
19.
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文字表达式。
(1)生成物为无色液体和无色气体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白色固体和黑色粉末混合加热制氧气___________;
(3)燃烧产生浓厚白烟的反应____________;
(4)一种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____________。
20.
酒精灯使用时,灯内酒精的量最多不能超过容积的____;使用试管做实验时,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用液体药品的量应是_____;如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____。

5.实验题(共2题)

21.
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若用A 装置制取氧气,则①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任答一点);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_______时才能收集。
(3)写出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4)写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
①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____(填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_。
②实验室常用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室可用___________方法收集氢气。
22.
我们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时知道,人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水,吸入的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水。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猜想(假设)
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
实验
取一瓶空气,一瓶呼出的气体,各滴入相同的滴数的_______,振荡
现象及证据
呼出气体中现象为_______
空气中现象为________
 
结论
呼出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________
对结论的解释
原因是_______释放出二氧化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