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49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20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有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相关的有趣数字化实验,他们对实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甲同学做了实验一: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溶液酸性、碱性的强弱程度表示方法)、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1)实验序号为1~3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乙同学做了实验二: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方案如下: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下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__________。
(2)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做了实验三: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酶是种蛋白质,受温度影响明显,温度太高,生物活性降低,甚至变质。)

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3.1毫克、3.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
(1)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mL H2O2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小明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请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
丁同学做了实验四: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 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所经历的时间。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选填“V1﹣V2”、“V1﹣V3”或“V2﹣V3”)。
2.
某兴趣小组计划对空气成分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已知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反应,浓硫酸能吸水)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装置A、B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填“能”或“否”)。

(2)除去氧气:该小组根据教材中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原理,除去了(1)中得到的气体中的氧气。在拉瓦锡的经典实验中(装置如图2),下列选项不是使用汞的优点的是_______(玻璃钟罩上有刻度)。
A.汞为液态,在加热的条件下只与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为固体
B.时间足够长,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C.无法观察装置中气体体积的变化
D.得到的氧化汞粉末加热生成的气体体积+剩余气体体积=原空气体积
(3)分析误差:该小组按设计方案得到的氮气密度(假设要除去的气体均已除净)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
(4)拓展与延伸:实验室如何制取氮气呢?请阅读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①仪器B的名称是 ______。
②利用上述仪器和重铬酸铵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氮气,(氮气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很小)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简答题(共2题)

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
周期
ⅠA
 
O
1
1H
1.008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He
4..003
2
3Li
6.941
4Be
9.01
5B
10.811
6C
12.010
7N
14.0067
8O
15.999
9F
18.998
10Ne
20.179
3
11Na
22.989
12Mg
24.305
13Al
26.981
14Si
28.085
15P
30.973
 
17Cl
35.452
18Ar
39.948
 
(1)表中第14号元素名称是_____;空白处应该填上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
(2)查出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 ;
(3)稀有气体的原子结构上有__________的特点。
(4)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与17的元素形成的物质名称为_____,由_____和____构成(填微粒符号)。
(5)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______个电子。
(6)2018年在新疆发现我国最大的铍(Be)矿。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
(7)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核外电子数依次是________。
(8)从Na、Mg原子结构示意图推知,金属Na、Mg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9)X2与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
4.
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
(1)某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该水属于__(填“软水”或“硬水”)。
(2)“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下图所示:(③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

④中超滤膜的作用是____; (填字母。下同);
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B.吸附杂质C.除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生活中常采取______方法;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___。

(3)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①某地方的井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且有异味。图1是自制净水装置,颗粒状活性炭有_________作用。
②李智用图2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产生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
③如图3过滤装置缺_______仪器。指出图3中另一个错误_______。

3.推断题(共1题)

5.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图所示,甲乙均是无色液体,而且具有相同元素,地球表面有约有71%被乙物质覆盖。推测:甲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_,甲到乙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丙能帮助鱼儿在乙中生存,是因为丙_________溶于乙

4.单选题(共13题)

6.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人若误食会中毒,下列选项中给出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则有关亚硝酸钠性质归类的判断错误的是(  )
A.NaNO2有咸味﹣﹣物理性质
B.NaNO2的水溶液呈碱性﹣﹣物理性质
C.NaNO2为白色固体﹣﹣物理性质
D.NaNO2有毒﹣﹣化学性质
7.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8.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9.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B.C.D.
10.
电解水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②④③D.④①②③
11.
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5-是一种单质B.1个N5-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
C.1个N5-中共含有35个质子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12.
钛享有“未来的金属”的美称,它是火箭、导弹和航天飞机不可缺少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钛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2
B. 钛属于金属元素
C. 钛元素的元素符号是Ti
D.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13.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组成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氮气
B.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4.
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氧后症状缓解。吸氧可以帮助人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氧气可以燃烧
D.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15.
2018年3月,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各地积极行动,落实措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积极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火力发电厂进行脱硫、控尘处理
C.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
D.限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16.
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下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g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钠由液态变成气态,微粒间间隔变小D.人体缺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1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说的是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倡导大家要爱护自然环境。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农业上为增加农作物产量,可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B.任意排放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
C.大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采取就地掩埋的方法来处理各种生活垃圾
1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少量固体 B.  塞紧橡皮塞   C.  称量固体    D.  点燃酒精灯

5.实验题(共1题)

19.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题:

(1)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b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A装置,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3)实验室取用药品要注意节约,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取用最少量,固体药品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取用_____ mL。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
(5)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6)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____( 填字母序号)。
(7)有同学对部分装置进行了改进,用V形玻璃管完成下面实验:

①如图1所示,往V形玻璃管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气体通入C处后排放的目的是_____,写出B处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②如图2所示,V形玻璃管A处盛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另取一相同的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简答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