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有四位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相关的有趣数字化实验,他们对实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甲同学做了实验一:探究H2O2质量分数、溶液pH(溶液酸性、碱性的强弱程度表示方法)、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1)实验序号为1~3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
乙同学做了实验二: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方案如下:
I.用MnO2、CuO、Fe2O3、Cr2O3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下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1)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__________。
(2)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做了实验三: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均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为比较两者的催化能力,小明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酶是种蛋白质,受温度影响明显,温度太高,生物活性降低,甚至变质。)

①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②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H2O2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③用3.1毫克、3.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乙。
(1)步骤②将注射器B中的2mL H2O2溶液全部注入容器前,用注射器A先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小明分析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这一结论,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小明推测: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过氧化氢分解突然变慢。请说明其理由:___________。
丁同学做了实验四: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将数显设备、气体压强传感器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装置按下图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调节右边敞口容器和集气瓶里的水面相平,此时集气瓶内气体的体积为V1.关闭活塞,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塞紧瓶塞,待火焰熄灭后,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观察到集气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气瓶内的水面不再上升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2. 然后向右边容器内加入一定量的水至两边水面再次相平,此时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为V3.在点燃红磷至打开活塞这一过程中,观察到数显设备显示集气瓶内的气体压强先上升后下降,再趋于稳定。
请回答:

(1)基于数显设备显示的气压变化,“过一段时间打开活塞”中的“一段时间”指的是火焰熄灭后到______所经历的时间。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减少的氧气体积为______(选填“V1﹣V2”、“V1﹣V3”或“V2﹣V3”)。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科学探究题 更新时间:2019-01-20 04:37: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