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2.文言文阅读- (共1题)
[甲]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小题1】找出甲段中的通假字,并写出与之相通的字。【小题2】解释划线的词。
少习骑( )市鞍马( ) 长而益精( )
因其父( )易男装( )因益信( )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小题4】甲段文字叙述的内容是 ;乙段的中心句是 。
【小题5】甲文中的“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两句诗有何作用?
【小题6】读完这两段文字,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木兰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中 等 生
①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 而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②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丈夫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们家的“二十三号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③有时,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里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后来,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道,他很受伤地问女儿:“孩子,你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因为你不是神父啊。”丈夫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④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厢。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说将来要做央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
⑤十二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她的第二志愿。她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上印着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丈夫的神情极为尴尬。
⑥周末,一群同事结伴郊游。大家各自做了最拿手的菜,带着老公和孩子去野餐。一路上笑语盈盈,这家孩子唱歌,那家孩子表演小品。女儿没什么看家本领,只是不时跑到后面,照看着那些食物。把倾斜的饭盒摆好,松了的瓶盖拧紧,流出的菜汁擦净。忙忙碌碌,像个细心的小管家。
⑦野餐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两个小男孩,一个奥数尖子,一个英语高手,同时夹住盘子里的一块糯米饼,谁也不肯放手,更不愿平分。丰盛的美食源源不断地摆上来,他们看都不看。大人们又笑又叹,连劝带哄,可怎么都不管用。最后,还是女儿,用掷硬币的方法,轻松地打破了这个僵局。⑧回来的路上堵车,一些孩子焦躁起来。女儿的笑话一个接一个,全车人都被逗乐了。她手底下也没闲着,用装食品的彩色纸盒,剪出许多小动物,引得这群孩子赞叹不已。下车时,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的生肖剪纸。听到孩子们连连道谢,丈夫禁不住露出了自豪的微笑。
⑨期中考试后,我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首先得知,女儿的成绩,仍是中等。不过他说,有一件奇怪的事想告诉我,他从教三十年了,第一次遇见这种事。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附加题: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请说出理由。除女儿之外,全班同学,竟然都写上了女儿的名字,理由也很多。班主任还说,很多同学建议,由她来担任班长。他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
⑩我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正在织围巾的女儿,歪着头想了想,认真地告诉我说,老师曾讲过一句格言: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11她轻轻地说: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猛地 a ,默默地打量着她。她安静地织着毛衣,淡粉的线,在竹针上缠缠绕绕,仿佛一寸一寸的光阴,在她的手里,吐出星星点点的花蕾。我心里竟是蓦地 b 。
12那一刻,我忽然被这个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儿打动了。这世间有多少人,年少时渴望成为英雄,最终却成了烟火红尘里的平凡人,如果健康,如果快乐,如果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我们的孩子,又何妨做一个善良的普通人。
(选自《读者》2008年第八期,有删改)【小题1】文中的父亲对女儿有哪些不同的情感态度?(3分)
①对女儿的学习与才艺:
②对女儿的理想:
③对女儿在郊游中的表现:
【小题2】阅读第⑥—⑧段,文中写了有关女儿的三件事,请用简洁语言概括出来。(3分)
【小题3】阅读第11段,为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4分)
a处: (一暖、一震)
b处: (一暖、一震)
【小题4】从全文看,你觉得全班同学欣赏女儿的原因有哪些?(3分)
(甲)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样,又漂缈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小题1】给划线字注音。
蹿( ) 喝采( )
【小题2】甲段中划线的“回望”一词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3】“漂缈”通常写作_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甲段文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社戏,这段对戏台的描写表现“我”的什么样的心情?
(1)所见:
(2)所闻:
(3)“我”对社戏的_______________之情。
【小题5】乙段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作用是(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 (共1题)
(1)“星期五”是《 》中的一个人物,作者是英国著名的作家 。
(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又称为“巨人三传”,这三个“巨人”是 、 、 。其中, (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5.语言表达- (共1题)
6.综合性学习- (共2题)
①物流( ) ②甩卖( )
③瘦身( ) ④的士( )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2道)
名著阅读:(1道)
语言表达:(1道)
综合性学习:(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