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3题)
1.
现有4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分别为 Ba(NO3)2、H2SO4、BaCl2、NaOH,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方案:

(1)步骤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试管中出现_____现象,则该试管盛放的是 NaOH 溶液。
(2)若要区分 Ba(NO3)2 和 BaCl2,则②中需要添加的试剂是_____。
(3)③处两试管的液体倒入烧杯,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步骤①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试管中出现_____现象,则该试管盛放的是 NaOH 溶液。
(2)若要区分 Ba(NO3)2 和 BaCl2,则②中需要添加的试剂是_____。
(3)③处两试管的液体倒入烧杯,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
二氧化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多角度探究。

探究一 气体的制取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若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则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代替实验仪器,关闭K2和k3,打开K1,若用装置F所示的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CO2,则F装置_____(填“a”或“b”)端与B装置相连。
探究二 气体的性质检验
打开K2、关闭K1和K3,用于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性质。
(4)若装置C中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探究三 测定气体生成的反应速率
关闭K1、K2,打开K3,可测一段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所测得数据如下:
(5)实验时在D中加入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若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用公式V=△V/△t表示(△V表示生成的气体的体积、△t表示反应所用的时间),由实验数据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率为_____mL/S。

探究一 气体的制取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若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则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可以代替实验仪器,关闭K2和k3,打开K1,若用装置F所示的医用塑料袋排空气法收集CO2,则F装置_____(填“a”或“b”)端与B装置相连。
探究二 气体的性质检验
打开K2、关闭K1和K3,用于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性质。
(4)若装置C中试剂是澄清石灰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探究三 测定气体生成的反应速率
关闭K1、K2,打开K3,可测一段时间内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所测得数据如下:
稀盐酸的体积(mL)(反应前) | 大理石质量(g)(反应前) | E装置收集的液体量(mL) | 反应时间(S) |
50 | 5.0 | 37.8 | 100 |
(5)实验时在D中加入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若生成气体的反应速率用公式V=△V/△t表示(△V表示生成的气体的体积、△t表示反应所用的时间),由实验数据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速率为_____mL/S。
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
(实验与结论)
(1)小亮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2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2)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
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C、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
(讨论与交流)小明认为猜想1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_____。
(实验与结论)
(1)小亮为验证猜想2,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2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
(2)小美为验证猜想3,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4,她认为猜想3正确。对她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_____。
A、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C、方法正确,结果偏大,结论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偏小,结论不正确
(拓展与应用)
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HCl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此方法的缺点是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4.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作用,在生活中人们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同学自制如图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净化后的水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的NaC1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
(4)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写出防止水污染的一种措施:_____。
(1)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作用,在生活中人们可用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某同学自制如图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净化后的水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物;

(3)农业生产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将300g25%的NaC1溶液稀释为15%的NaCl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g;
(4)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请你写出防止水污染的一种措施:_____。
3.单选题- (共12题)
7.
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NO3、NaCl、KNO3、(NH4)2SO4 |
B.H2SO4、HCl、AgNO3、Na2SO4 |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
D.K2SO4、NaCl、K2CO3、NaOH |
10.
据2014﹣11﹣27广州日报报道:近年来,国内逐渐兴起“阿育吠陀”养生潮流,然而有专家研究发现,20%的“阿育吠陀”药物中含有超标的铅、汞、砷等有毒元素,过量服用可能造成中毒.相关铅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原子核内有82个质子 |
B.铅笔芯内含有铅,儿童使用时易中毒 |
C.相对原子质量为207.2 g |
D.铅属于非金属元素 |
16.
“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秀美宜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
D.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
4.选择题- (共3题)
17.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④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18.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④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19.一个雕刻家在细心雕刻一块尚未成形的大理石,头部、肩部都已经雕刻成形,一个美丽的天使逐渐显现。这时,一个小女孩问雕刻家:“你怎么知道天使藏在石头里的?”雕刻家回答:“石头里本来没有天使,但因为我是在用心雕刻。”这说明( )
①艺术创作能否实现“无中生有”,受艺术家的技艺水平的影响
②艺术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摆脱事物外在形态和属性的束缚
③艺术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④艺术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影响着雕刻家对雕刻对象的艺术处理
5.填空题- (共4题)
20.
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课题组制备出了一种超轻气凝胶﹣﹣全碳气凝胶﹣﹣它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轻材料的纪录,将100立方厘米大小的“碳海绵”“踩”在狗尾巴草上,纤细的草须一点都没有被压弯,如图所示.该材料具有高弹性、强吸附,应用前景广阔.

(1)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物质,这里的“最轻”指的不是质量,而是指_____.
(2)全碳气凝胶是用碳的两种单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制成的,据此可以判断全碳气凝胶是一种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最轻的物质,这里的“最轻”指的不是质量,而是指_____.
(2)全碳气凝胶是用碳的两种单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制成的,据此可以判断全碳气凝胶是一种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1.
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请按要求填空: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
(2)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C粒子的符号为_____。
(2)由A元素和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3)该硒原子的中子数是_____。
22.
某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硝酸钾(KNO3)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请填空:
(1)硝酸钾属于 (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其中氮、氧两种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2)要配制120kg该营养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kg.
(1)硝酸钾属于 (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其中氮、氧两种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2)要配制120kg该营养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k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3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