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A.那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真讨人喜欢。 |
B.一场春雨过后,田间野外,四处的绿草油然而生。 |
C.这事让他徘徊了整个下午,傍晚他才拿定主意。 |
D.老师的一番话让他感慨良深。 |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文学社活动。 |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还很健壮。 |
C.为了防止比赛怯场,老师专门到现场为大家鼓劲。 |
D.能否持之以恒和有的放矢,是学好书法的关键。 |
2.文言文阅读- (共2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__
(2)有闻而传之者曰:________________
(3)丁氏对曰:______________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君派人打听这件事,是因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
B.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 |
C.寓言中的原本事件被讹传,唯一的原因是“国人”乐于接受这种离奇的传闻。 |
D.这个寓言故事提醒我们: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
魏甄琛举①秀才入都,颇以②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③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④,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⑤赤彪⑥许⑦假⑧书研习闻见日优。
【注释】① 举:应试。②以:因为。③苍头:仆役,奴仆。④仕宦:做官。⑤诣:到。⑥赤彪:人名。⑦许:处所,地方。⑧假:借。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颇以弈棋废日/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 B.岂是向京之意乎/意与日去 |
C.若读书/若屈伸呼吸 | D.至通夜不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琛 怅 然 惭感 遂 诣 赤 彪 许 假 书 研 习 闻 见 日 优。
【小题3】阅读选文后,你获得了什么启示?请说出其中两点。
3.现代文阅读- (共2题)
①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②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③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④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⑤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⑥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⑦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⑧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⑨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节录郑振铎《猫》)
【小题1】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
A.因为“我”更喜欢以前两只猫。 |
B.因为第三只猫的死,与“我”武断、粗暴有关,它催“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 |
C.因为是“我”一棒子就打死了第三只猫。 |
D.因为第三只猫吃了“我”喜欢的鸟。 |
A.文段主要描述了“我”冤枉第三只猫吃了芙蓉鸟,留下了深深的悔恨。 |
B.文段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写出“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
C.文段侧重“我”和其他人的心理描写,突出一家人的深刻反思。 |
D.从“我”发现冤屈无辜后悔自责可见“我”内心善良,严于自省。 |
陪他吃碗面
木铃
⑴我打电话给他,让他给我报一组电话号码,因为我的通讯录丢他那儿了。
⑵他说:“等等啊,等等啊。”我这一等就是老半天,他也没反应。我大声“喂喂”,他又说:“再等一等,马上就好。”又是半天没动静,我只好不耐烦地说:“好了,我想起来了,你不用找了。”心里感慨,真是老了!一点都指望不上了。
⑶下班后,我匆匆去拿通讯录。进门就见他拿着通讯录远看看近瞧瞧,好像观戏法似的。我问:“你的眼镜呢?”他像个犯了错的孩子似的,说:“不小心弄断了。”我问:“那你怎么不重新配一副去?”他说:“昨天刚坏的,本来想哪天顺便去配的。”我责怪他:“告诉我也行啊,看不清楚多难受。”
⑷我急忙到附近的眼镜店给他配新的去。也就几分钟的路程,竟然还要等顺路?真让人操心!
⑸再进门,只见他端着一碗面条出来,碗歪歪斜斜的,汤滴滴洒洒的。我没来由地就生气了,冲他嚷:“就不能盛少一点吗?真是的,让人说多少次才能记得住呀?”
⑹他呵呵笑着说:“刚好,趁热吃。”
⑺我没好气地说:“没时间,你自己吃吧,我还要回家做饭呢。”
⑻他坚持:“就一碗面的工夫,耽误不了几分钟。”
⑼我固执:“等下次吧。”说完,我就走了。
⑽虽说我人出了门,可是我的心好像还留在那扇门里。门里有他期待的目光,有堆得小山一样的一大碗面条,面下指定卧了两溏心鸡蛋,那是我最爱吃的……
⑾[A]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他看我进来,一惊,问:“落下什么东西了?”
⑿我说:“我走到楼下发现肚子饿了,不想走了,吃饱了再回去。”
⒀[B]他突然高兴起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我爱吃的辣酱,说:“吃吧,吃吧。”
⒁小时候,肚子特别容易饿,放学回家就觉得饿,和邻居家孩子疯玩一圈后也觉得饿,甚至有时候刚丢下饭碗就想再嚼点什么。他那时候只会下面条,水开了,捏一小把筒子面放进锅里,打两个鸡蛋进去。然后捞面,切一把细葱末撒在面碗上。我在面条上抹点辣酱,然后大声吸溜起面条,很快看见埋伏的鸡蛋,一咬,溏心蛋黄软乎乎的从嘴角流出来。吃完了,我打着饱嗝,大声说:“真解馋!”他在一边,边看边笑。
⒂我偶尔想起来会问他:“你怎么不吃?”他说:“我不饿,只有孩子才不经饿。”我信以为真。
⒃我现在的吃相文雅多了,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大声吸溜面条了。我把面条分成两份,给他一份。他忙挡住我说:“锅里还有,这是你的。”
⒄我说:“我知道,锅里只有面汤,你一个人总是不好好吃饭,这样,我陪你吃一点,我回家还要吃的,饿不着,你放心。”
⒅他这才把碗端过去,把辣酱又往我这边推了推。
⒆面条吃完了,面汤也喝光了。他开始催我:“赶紧回去,不然孩子该饿肚子了,小孩子是不经饿的。”
⒇他说的孩子是我女儿,他的外孙女。
【小题1】补充填写本文所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起因:“我”因为要拿通讯录回家。
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加点词语,分析文中划线句子。
[A]我返身回去,推开门,只见他坐在桌边,守着那一大碗面发呆。
答:句中加点的 “守”、“发呆”分别属人物描写中的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写出父亲对着一大碗面的时间之长,表现了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B]他突然高兴起来,笑得合不拢嘴,连忙从冰箱里拿出我爱吃的辣酱,说:“吃吧,吃吧。”
答:句中加点的 “合不拢嘴”运用了 ________描写,写出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父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从两个方面谈谈文章标题“陪他吃碗面”的含义。
答:“陪他吃碗面”表面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层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结合全文回答:文章开头写“我”抱怨父亲“指望不上”、“让人操心”有什么作用?
4.语言表达- (共1题)
例句:书籍是梯子,它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 (共1题)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文言文阅读:(2道)
现代文阅读:(2道)
语言表达:(1道)
作文:(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