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某药物中间体K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NH2+

+H2O
+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E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K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季戊四醇(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设计由甲醛和乙醇为起始原料制备季戊四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RNH2+









(1)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D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E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K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3组峰,且峰面积比为6:1:1的是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6)季戊四醇(

2.综合题- (共1题)
2.
氮、磷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能形成多种化合物。

(1)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NF3的键角小于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为硫、磷元素形成的一种分子,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①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磷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Cl5中P—Cl键长有198pm和206 pm两种。PCl5是非极性分子,可作为导电熔体,其原理为PCl5电离为一个阴离子和一个阳离子,其中阴离子为正八面体,阳离子为正四面体,阴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a点和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依次为(0,0,0)、(1,
,
),则b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__________;已知该晶胞中距离最近的两个磷原子的核间距离为d nm,则该晶体密度为______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列出计算式即可)。
(6)某直链多磷酸钠的阴离子呈如图3所示的无限单链状结构,其中磷氧四面体通过共用顶角氧原子相连。则该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1)基态氮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
(2)NF3的键角小于NH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1为硫、磷元素形成的一种分子,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①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磷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Cl5中P—Cl键长有198pm和206 pm两种。PCl5是非极性分子,可作为导电熔体,其原理为PCl5电离为一个阴离子和一个阳离子,其中阴离子为正八面体,阳离子为正四面体,阴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磷化硼是一种超硬耐磨涂层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a点和c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依次为(0,0,0)、(1,


(6)某直链多磷酸钠的阴离子呈如图3所示的无限单链状结构,其中磷氧四面体通过共用顶角氧原子相连。则该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5题)
3.
两个碳环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一类多环脂环烃称为“桥环烃”,下图①和②是两种简单的桥环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与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
B.①和②的二氯代物均有4种 |
C.②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
D.在一定条件下,①和②均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
4.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铜粉加入1.0mol/LFe2(SO4)3溶液中 | 溶液变为蓝色 | 金属铁比铜活泼 |
B |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 熔化后的液态铝不滴落下来 | 氧化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 |
C | 常温下,用pH计测0.1mol/LNaX溶液和0.1mol/LNa2CO3溶液的pH | 前者小于后者 | 酸性:HX>H2CO3 |
D | 向1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再加入银氨溶液 | 未出现光亮银镜 | 蔗糖未发生水解 |
A.A | B.B | C.C | D.D |
5.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 | B.Y和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
C.氢化物沸点:W<X | D.W与Z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
6.
依据反应NH3+CO2+H2O+NaCl=NaHCO3↓+NH4Cl制备碳酸氢钠。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 B.用装置乙制取二氧化碳 |
C.用装置丙制取碳酸氢钠 | D.用装置丁分离碳酸氢钠与母液 |
7.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
B.“世间丝、麻、裘皆具素质……”,这里丝、麻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
C.“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涉及的操作是蒸馏 |
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 |
4.实验题- (共1题)
8.
过硫酸钠(Na2S2O8)常用作漂白剂、氧化剂等。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备Na2S2O8并探究其性质(加热及夹持仪器略去)。

已知:①(NH4)2S2O8+2NaOH
Na2S2O8+2NH3+2H2O
②2NH3+3Na2S2O8+6NaOH
6Na2SO4+N2+6H2O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I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II发生反应的同时,需要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I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2S2O8溶液与铜反应只生成两种盐,且反应先慢后快。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推测反应先慢后快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Cu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推测是否正确___________。(供选试剂:Cu、Na2S2O8溶液、CuSO4溶液、Cu(NO3)2溶液、蒸馏水)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0.2500g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指示剂,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9.50mL。(已知:I2+2S2O32-=S4O62-+2I-)
①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已知:①(NH4)2S2O8+2NaOH

②2NH3+3Na2S2O8+6NaOH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I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II发生反应的同时,需要持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II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2S2O8溶液与铜反应只生成两种盐,且反应先慢后快。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推测反应先慢后快的原因可能是生成的Cu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推测是否正确___________。(供选试剂:Cu、Na2S2O8溶液、CuSO4溶液、Cu(NO3)2溶液、蒸馏水)
(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0.2500g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加入过量KI,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指示剂,用0.10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9.50mL。(已知:I2+2S2O32-=S4O62-+2I-)
①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____;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