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已知固体Na2SO3受热分解生成两种正盐,实验流程和结果如下:

已知: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518g•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Y的电子式为_____。
(2)实验流程中,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另取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立即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则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不考虑空气的影响)。
(4)Na2SO3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Na2SO4,检验Na2SO3是否变质的实验操作是_____。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图所示装置,利用电化学方法处理上述流程中产生的气体Y.基本工艺是将气体Y通入FeCl3,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加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解后的滤液可以循环利用。则与a相连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已知:气体Y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1.518g•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Y的电子式为_____。
(2)实验流程中,Na2S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另取固体X试样和Na2SO3混合,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稀盐酸,立即有淡黄色沉淀产生。则产生淡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不考虑空气的影响)。
(4)Na2SO3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Na2SO4,检验Na2SO3是否变质的实验操作是_____。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图所示装置,利用电化学方法处理上述流程中产生的气体Y.基本工艺是将气体Y通入FeCl3,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液加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解后的滤液可以循环利用。则与a相连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
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通过电解法可制取铝。电解铝时阳极产生的CO2,可通过二氧化碳甲醇化再利用。请回答:
(1)已知:2Al2O3(s)=4Al(g)+3O2(g)△H1=+3 351kJ•mol﹣1
2C(s)+O2(g)=2CO(g)△H2=﹣221kJ•mol﹣1
2Al(g)+N2(g)=2AlN(s)△H3=﹣318kJ•mol﹣1
则碳热还原Al2O3合成氮化铝的总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合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2的转化率、CH4和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和CO的百分比)。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H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H2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②350℃时,反应Ⅰ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VL.则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____(用a、V表示)。
③350℃时,CH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画出400℃时,0~t1时间段内,CH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

(3)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平衡常数K=
.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恒温恒容时达到平衡。相同条件下,在另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 mol CO2、b mol H2、c mol CH3OH、d mol H2O(g),要使两容器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且起始时反应逆向进行,则d的取值范围为_____。
(4)研究表明,CO2可以在硫酸溶液中用情性电极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1)已知:2Al2O3(s)=4Al(g)+3O2(g)△H1=+3 351kJ•mol﹣1
2C(s)+O2(g)=2CO(g)△H2=﹣221kJ•mol﹣1
2Al(g)+N2(g)=2AlN(s)△H3=﹣318kJ•mol﹣1
则碳热还原Al2O3合成氮化铝的总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合气体(体积比1:4,总物质的量a mol)进行反应,测得CO2的转化率、CH4和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CH4和CO的百分比)。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H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H2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H1小于零 |
B.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 |
C.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 |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3,可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
③350℃时,CH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画出400℃时,0~t1时间段内,CH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____

(3)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平衡常数K=

(4)研究表明,CO2可以在硫酸溶液中用情性电极电解生成甲醇,则生成甲醇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2.单选题- (共8题)
3.
电解NaB(OH)4溶液制备H3B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4e﹣=O2↑+4H+ |
B.a、c为阴离子交换膜,b为阳离子交换膜 |
C.N室中:a%<b% |
D.每生成1mol H3BO3,则有1mol Na+进入N室 |
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H2=CH﹣COOH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
B.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短链的不饱和烃 |
C.分子式为C4H8O2的酯有3种 |
D.硬脂酸甘油酯、淀粉、蛋白质均是可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
5.
纵观古今,化学与环境、材料、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推广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
B.刚玉、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玛瑙、分子筛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
C.《本草图经》在绿矾项载:“盖此矾色绿,味酸,烧之则赤…”因为绿矾能电离出H+,所以“味酸” |
D.“山东疫苗案”涉及疫苗未冷藏储运而失效,这与蛋白质变性有关 |
6.
下述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向盛有2 mL 0.1 mo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Na2S溶液 | 证明AgCl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 |
B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C | 向NaSiO3溶液中通入CO2 |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 |
D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验证淀粉已水解 |
A.A | B.B | C.C | D.D |
7.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示意图![]() |
B.次氯酸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
C.![]() ![]() |
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 ![]() ![]() ![]()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不同,因而沸点不同 |
B.H2O汽化成水蒸气或者分解为H2和O2,都需要破坏共价键 |
C.Na2O2中含有共价键,所以Na2O2属于共价化合物 |
D.水晶和干冰都是共价化合物,所以他们的熔沸点相近 |
9.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Y>X |
B.元素非金属性:Z>Y>X |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W |
D.WH4与Z元素的单质在光照时发生置换反应 |
10.
下列物质制备方法正确的是( )
A.用稀硫酸、过氧化氢和铜粉反应可制备硫酸铜 |
B.用碘化钾与浓硫酸反应可制备碘化氢 |
C.将Na2S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可制取Al2S3 |
D.高温条件下,用H2还原MgO可制取单质Mg |
3.填空题- (共1题)
11.
短周期元素W、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的一种核素的中子数为0,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Z与M同主族,Z2﹣的电子层结构与氖原子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2)化合物p由W、X、Y、M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向p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向p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p的化学式为_____。
(3)由X、Z、M三种元素可组成物质q,q的分子结构类似于CO2,则q的结构式为_____。
(4)(XY)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常温下,(XY)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常温下,1mol Z3能与Y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和1mol Z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1)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2)化合物p由W、X、Y、M四种元素组成。已知:向p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向p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p的化学式为_____。
(3)由X、Z、M三种元素可组成物质q,q的分子结构类似于CO2,则q的结构式为_____。
(4)(XY)2的化学性质与Cl2相似。常温下,(XY)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常温下,1mol Z3能与Y的最简单氢化物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盐和1mol Z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题- (共2题)
12.
过氧化钙溶于酸,极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通常可用作医用杀菌剂、消毒剂、防腐剂。已知从溶液中制得的过氧化钙带有8个结晶水,在100℃时会脱水生成米黄色的无水过氧化钙,而无水过氧化钙在350℃时会迅速分解生成CaO和O2.以下是一种用纯净的碳酸钙制备过氧化钙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CaCO3
滤液
白色结晶
(1)步骤①的具体操作为向碳酸钙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
(2)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
(3)过滤得到的白色晶体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
(4)过氧化钙在水产养殖方面可以作为释氧剂,也可以作为观赏鱼苗空运的水中添加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用原理_____。
(5)为测定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取m g样品,在温度高于350℃时使之充分分解,并将产生的气体(恢复至标准状况)通过图所示装置收集,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mL,则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出表达式即可)。
CaCO3



(1)步骤①的具体操作为向碳酸钙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_____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_____。
(2)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该反应需要在冰浴下进行,原因是_____。
(3)过滤得到的白色晶体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乙醇洗涤,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_____。
(4)过氧化钙在水产养殖方面可以作为释氧剂,也可以作为观赏鱼苗空运的水中添加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用原理_____。
(5)为测定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取m g样品,在温度高于350℃时使之充分分解,并将产生的气体(恢复至标准状况)通过图所示装置收集,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mL,则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列出表达式即可)。

1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SO2和亚硫酸的性质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该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达成实验目的。已知:1.0mol/L Fe(NO3)3溶液的pH=1。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SO2具有_____性。
(3)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①观点1:SO2与Fe3+反应;观点2: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观点3:_____。
②按观点1,装置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为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
③按观点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此时应选择的最佳溶液是_____(填序号)。
a.0.1mol/L 稀硝酸
b.1.5mol/L Fe(NO3)2
c.3.0mol/L NaNO3溶液和0.1mol/L硫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6.0mol/L NaNO3溶液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Ⅱ.探究H2SO3的酸性强于HClO。
该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达成实验目的。

(4)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纯净SO2→_____(选填字母),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可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Ⅰ.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该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达成实验目的。已知:1.0mol/L Fe(NO3)3溶液的pH=1。

(1)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
(2)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SO2具有_____性。
(3)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①观点1:SO2与Fe3+反应;观点2: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观点3:_____。
②按观点1,装置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为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确认生成的新物质,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
③按观点2,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此时应选择的最佳溶液是_____(填序号)。
a.0.1mol/L 稀硝酸
b.1.5mol/L Fe(NO3)2
c.3.0mol/L NaNO3溶液和0.1mol/L硫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d.6.0mol/L NaNO3溶液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Ⅱ.探究H2SO3的酸性强于HClO。
该小组用图所示装置达成实验目的。

(4)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纯净SO2→_____(选填字母),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5)可证明H2SO3的酸性强于HClO的实验现象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