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有机物F是一种香料,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i、
ii、
(1)A的名称为_____,F中的含氧官能团为_____(写名称)
(2)B的分子式为 C7H7Cl,步骤I的反应试剂和条件为______。
(3)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
(4)满足括号中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6:2:2:1:1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
(5)依据题中信息,完成以
为原料制取试剂X
的合成路线图(无机试剂一定要选银氨溶液,其它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
合成路线图示例如下:CH2=CH2
CH3CH2Br
CH3CH2OH

已知:i、

ii、

(1)A的名称为_____,F中的含氧官能团为_____(写名称)
(2)B的分子式为 C7H7Cl,步骤I的反应试剂和条件为______。
(3)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
(4)满足括号中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峰面积比为6:2:2:1:1的分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
(5)依据题中信息,完成以


合成路线图示例如下:CH2=CH2


2.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有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电池、GaAs太阳能电池及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H2O的沸点高于H2Se的沸点(-42℃),其原因是___。
(2)已知GaCl3晶体熔点为77.9℃,沸点为201.3℃,GaCl3品体类型为____。
(3)Na3A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As原子采取_____杂化。
(4)高温下CuO容易转化为Cu2O,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
(5)锌与铜位于同一周期。硫化锌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S2-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Zn2+个数为____;若晶胞边长为dpm,则硫化锌的密度为____g·cm-3(不必简化)。
(1)基态硒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H2O的沸点高于H2Se的沸点(-42℃),其原因是___。
(2)已知GaCl3晶体熔点为77.9℃,沸点为201.3℃,GaCl3品体类型为____。
(3)Na3A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As原子采取_____杂化。
(4)高温下CuO容易转化为Cu2O,试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_____。
(5)锌与铜位于同一周期。硫化锌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S2-周围等距离且最近的Zn2+个数为____;若晶胞边长为dpm,则硫化锌的密度为____g·cm-3(不必简化)。
2.工业流程- (共1题)
3.
某兴趣小组用废旧镀锌铁皮按下列流程制备七水硫酸锌(ZnSO4·7H2O)

相关信息如下:
①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图A所示。
②ZnSO4的溶解度(物质在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

请回答:
(1)为提高镀锌铁皮中金属离子的浸出率,除了可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条)。
(2)步骤Ⅱ中需加入过量H2O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2O2的作用________。
(3)步骤Ⅲ中调节pH范围为_______,调节pH宜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
A.稀硫酸 B.氢氧化锌 C.氢氧化钠
(4)检验步骤Ⅲ所得滤液中是否含有Fe3+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
(5)步骤Ⅳ需要用到下列所有操作:a.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 b.在60℃蒸发溶剂 c.冷却至室温 d.在100℃蒸发溶剂 e.过滤
请给出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______(操作可敢复使用)。
(6)步骤V中,某同学采用不同降温方式进行冷却结都,测得ZnSO4·7H2O颗粒大小分布如图所示。根据该实验结果,为了得到颗粒大小相对均的较大晶粒,宜选择______方式进行冷却结晶。

A.快速降温 B.级慢降温 C.变速降温
(7)ZnSO4可用于制备金属锌。用锌和高铁酸钾制成的高铁碱性电池,能储存比普通碱性电池多50%的电能,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是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该电池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

相关信息如下:
①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图A所示。
②ZnSO4的溶解度(物质在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B所示。

请回答:
(1)为提高镀锌铁皮中金属离子的浸出率,除了可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任写一条)。
(2)步骤Ⅱ中需加入过量H2O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2O2的作用________。
(3)步骤Ⅲ中调节pH范围为_______,调节pH宜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
A.稀硫酸 B.氢氧化锌 C.氢氧化钠
A.氧化锌 |
(5)步骤Ⅳ需要用到下列所有操作:a.蒸发至溶液出现晶膜 b.在60℃蒸发溶剂 c.冷却至室温 d.在100℃蒸发溶剂 e.过滤
请给出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______(操作可敢复使用)。
(6)步骤V中,某同学采用不同降温方式进行冷却结都,测得ZnSO4·7H2O颗粒大小分布如图所示。根据该实验结果,为了得到颗粒大小相对均的较大晶粒,宜选择______方式进行冷却结晶。

A.快速降温 B.级慢降温 C.变速降温
(7)ZnSO4可用于制备金属锌。用锌和高铁酸钾制成的高铁碱性电池,能储存比普通碱性电池多50%的电能,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是2K2FeO4+3Zn=Fe2O3+ZnO+2K2ZnO2。该电池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_。
3.单选题- (共4题)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花生油、蚕丝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
B.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都是物理变化 |
C.新戊烷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2,2-二甲基戊烷 |
D.正四面体烷(![]() ![]() |
5.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W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与X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X和Y的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Z的一种含氧酸具有杀菌消毒和漂白作用。Y单质可以用于野外焊接钢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X>Y>Z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
C.W、Z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 |
D.Z与X、Y两种元素都能形成二元离子化合物 |
6.
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所示装置,蒸干AlCl3饱和溶液制备AlCl3晶体 |
B.按装置乙所示的气流方向可用于收集H2、NO等 |
C.用图丙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的有机层和水层 |
D.用图丁所示装置,可以证明氧化性:Cl2>Br2>I2 |
7.
2018年5月第八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旨在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硝酸酸雨”的形成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C.用光催化分解代替电解水制备氢气,可实现节能环保 |
D.用可降解塑料聚乳酸代替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4.实验题- (共1题)
8.
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常温下二氧化氯为黄绿色气体,其熔点为-59.5℃,沸点为11.0℃,极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若温度过高,二氧化氯的水溶液可能会发生爆炸。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ClO2(加热和夹持装置均省略)。

(1)在圆底烧瓶中先放入一定量的KClO3和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60~80℃之间反应生成ClO2、CO2和一种硫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A中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____。反应开始后,可以观察到圆底烧瓶内的现象是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的溶液里除生成Na2CO3外,还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另外两种盐,一种为NaClO3,另一种为_______。
(5)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量取ClO2溶液20mL,稀释成100mL试样,量取V1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振荡后,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指示剂X,用 c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已知:2ClO2+8H++10I-==5I2+2C1-+4H2O 2Na2S2O3+I2=Na2S4O6+2NaI
请回答:
①配制100mL步骤3中所需的Na2S2O3标准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③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g·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1)在圆底烧瓶中先放入一定量的KClO3和草酸H2C2O4),然后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在60~80℃之间反应生成ClO2、CO2和一种硫酸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A中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____。反应开始后,可以观察到圆底烧瓶内的现象是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的溶液里除生成Na2CO3外,还生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另外两种盐,一种为NaClO3,另一种为_______。
(5)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下列实验:
步骤1:量取ClO2溶液20mL,稀释成100mL试样,量取V1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振荡后,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指示剂X,用 c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已知:2ClO2+8H++10I-==5I2+2C1-+4H2O 2Na2S2O3+I2=Na2S4O6+2NaI
请回答:
①配制100mL步骤3中所需的Na2S2O3标准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填仪器名称)
②步骤3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
③原ClO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g·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工业流程:(1道)
单选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