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断题- (共1题)
1.
前四周期元素X、Y、Z、R、Q核电荷数逐渐增加,其中X、Y、Z、R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58;Y 原子的M层p轨道有3个未成对电子;Z与Y同周期,且在该周期中电负性最大;R原子的L层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1,其d轨道中的电子数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5∶2;Q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9。
回答下列问题:
(1)R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
(2)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Y、Z分别与X形成最简单共价化合物A、B,A与B相比,稳定性较差的是______(写分子式)。
(4)在Q的硫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形成配合物[Q(NH3)4]SO4,现象是_________。不考虑空间结构,配离子[Q(NH3)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配位键用→标出)。
回答下列问题:
(1)R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式为________。
(2)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是___________。
(3)Y、Z分别与X形成最简单共价化合物A、B,A与B相比,稳定性较差的是______(写分子式)。
(4)在Q的硫酸盐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形成配合物[Q(NH3)4]SO4,现象是_________。不考虑空间结构,配离子[Q(NH3)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配位键用→标出)。
2.综合题- (共1题)
2.
以氮化镓(GaN)为首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适合于制作高温、高频、抗辐射及大功率器件,通常也称为高温半导体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Ga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N和B之间的元素有______种。
(2)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其中σ键的对称方式为_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
(3)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中阴离子与CO2互为等电子体,阴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NF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4)GaN、GaP、GaAs都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类型与晶体硅类似,熔点如下表所示,分析其变化原因______。
(5)GaN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已知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①晶胞中Ga原子采用六方最密堆积方式,每个Ga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Ga原子数目为______;
②从GaN晶体中“分割”出的平行六面体如图2。若该平行六面体的体积为
a3cm3,GaN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用a、NA表示)。

图1 图2
(1)基态Ga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______;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N和B之间的元素有______种。
(2)HCN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其中σ键的对称方式为______。与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
(3)NaN3是汽车安全气囊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其中阴离子与CO2互为等电子体,阴离子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NF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
(4)GaN、GaP、GaAs都是很好的半导体材料,晶体类型与晶体硅类似,熔点如下表所示,分析其变化原因______。
| GaN | GaP | GaAs |
熔点 | 1700℃ | 1480℃ | 1238℃ |
(5)GaN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已知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①晶胞中Ga原子采用六方最密堆积方式,每个Ga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Ga原子数目为______;
②从GaN晶体中“分割”出的平行六面体如图2。若该平行六面体的体积为


图1 图2
3.单选题- (共15题)
3.
下列冶炼金属的反应原理,不正确的是
A.铝热法炼铁:Fe2O3 + 2Al 高温Al2O3 + 2Fe |
B.火法炼铜:Cu2S + O2 高温2Cu + SO2 |
C.电解法制钠:2NaCl(熔融) 电解2Na + Cl2↑ |
D.电解法制镁:2MgO(熔融) 电解2Mg + O2↑ |
4.
如图所示,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和Y最多可形成4种化合物 |
B.YZ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 |
C.W和Z形成的共价化合物WZ4在常温下是固体 |
D.W、X、Y、Z的最简单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沸点最高 |
5.
有三种不同堆积方式的金属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为简单立方堆积、六方最密堆积、体心立方堆积 |
B.每个晶胞含有的原子数分别为:①1个,②2个,③6个 |
C.晶胞中原子的配位数分别为:①6,②8 ,③12 |
D.空间利用率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 |
6.
下表中: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
下列根据表中所列数据的判断,错误的是
元素 | I1 | I2 | I3 | I4 |
X | 496 | 4562 | 6912 | 9543 |
Y | 578 | 1817 | 2745 | 11575 |
下列根据表中所列数据的判断,错误的是
A.元素X是ⅠA族的元素 |
B.元素Y的常见化合价是+3价 |
C.元素X与氧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2O2 |
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 |
B.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 |
C.每个周期中最后一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 |
D.短周期中,电负性(稀有气体未计)最大的元素是Na |
11.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硒(Se)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强 |
B.Cl-、K+、Ca2+的离子半径最大的是Ca2+ |
C.Sr (OH)2(氢氧化锶)的碱性比Ca (OH)2弱 |
D.Be与Al的化学性质相似,BeO是两性氧化物 |
12.
下列各项比较中前者高于(或大于或强于)后者的是
A.CH4在水中的溶解度和NH3在水中的溶解度 |
B.I2在水中的溶解度和I2在CCl4中的溶解度 |
C.I与H形成共价键的极性和F与H形成共价键的极性 |
D.对羟基苯甲醛(![]() ![]() |
13.
下面的排序中,不正确的是
A.熔点由高到低:Rb>K>Na |
B.熔点由高到低:GeH4>SiH4>CH4 |
C.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
D.晶格能由大到小: AlF3>MgF2>NaF |
14.
人造的 115 号元素被我国命名为“镆”,取自我国古代宝剑之名“镆铘” (也做“莫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镆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115 | B.镆原子的质量数为 115 |
C.镆原子的中子数肯定为 115 | D.镆铘剑中肯定含有镆元素 |
15.
某学习小组研究为金属与硝酸的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 | 实验操作 | 现象 |
Ⅰ | 20oC时,将过量铜粉加入2mL 0.5mol/L HNO3中 |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
Ⅱ | 20oC时,将过量铁粉加入2mL 0.5mol/L HNO3中 | 6mL无色气体(经检测为H2) |
Ⅲ | 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Ⅳ | 20oC时,将过量铁粉加入2mL 3mol/L HNO3中 |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中的无色气体是NO |
B.Ⅲ中生成的气体是NH3 |
C.Ⅱ中所有NO3﹣都没有参与反应 |
D.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与金属种类、硝酸浓度等有关 |
17.
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硅胶是用二氧化硅和水反应制得的 |
B.水泥是以黏土和石灰石为原料制成的 |
C.普通玻璃是以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砂为原料制成的 |
D.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氢氟酸对玻璃刻蚀而成的 |
4.填空题- (共1题)
18.
干冰、石墨、C60、氟化钙和金刚石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石墨仅表示出其中的一层结构):

回答下列问题:
(1)干冰晶胞中,每个CO2分子周围有________个与之紧邻且等距的CO2分子。
(2)由金刚石晶胞可知,每个金刚石晶胞占有________个碳原子。
(3)石墨层状结构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________。
(4)在CaF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是________,F-的配位数是________。
(5)固态时,C60属于________ (填“原子”或“分子”)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干冰晶胞中,每个CO2分子周围有________个与之紧邻且等距的CO2分子。
(2)由金刚石晶胞可知,每个金刚石晶胞占有________个碳原子。
(3)石墨层状结构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________。
(4)在CaF2晶体中,Ca2+的配位数是________,F-的配位数是________。
(5)固态时,C60属于________ (填“原子”或“分子”)晶体。
5.实验题- (共2题)
19.
某化学学习小组研究盐酸被MnO2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已知:MnO2是碱性氧化物。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

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将实验IV中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 操作 | 现象 |
I | 常温下将MnO2和12 mol/L浓盐酸混合 | 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
II | 将I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 | 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
III | 加热MnO2和4 mol/L稀盐酸混合物 | 无明显现象 |
(1)已知:MnO2是碱性氧化物。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IV进行探究:

将实验III、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将实验IV中i、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20.
二氧化氯(ClO2)常用于处理含硫废水。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ClO2与Na2S的反应。
已知:① ClO2是极易溶于水的黄绿色气体,有毒,沸点为11℃。
② SO2 + NaClO3 + H2SO4→ ClO2 + NaHSO4(未配平)
③ ClO2 + NaOH→NaCl + NaClO3 + H2O(未配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如下装置制备ClO2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③欲收集一定量的ClO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 g→ h→ _________________→d。
(2)探究ClO2与Na2S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ClO2用N2稀释以增强其稳定性,并将适量的稀释后的ClO2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一段时间后,通过下列实验探究Ⅰ中反应的产物

④ClO2与Na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处理含硫废水时,ClO2相对于Cl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已知:① ClO2是极易溶于水的黄绿色气体,有毒,沸点为11℃。
② SO2 + NaClO3 + H2SO4→ ClO2 + NaHSO4(未配平)
③ ClO2 + NaOH→NaCl + NaClO3 + H2O(未配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如下装置制备ClO2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③欲收集一定量的ClO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 g→ h→ _________________→d。
(2)探究ClO2与Na2S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ClO2用N2稀释以增强其稳定性,并将适量的稀释后的ClO2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一段时间后,通过下列实验探究Ⅰ中反应的产物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取少量Ⅰ中溶液放入试管甲中,滴加品红溶液和盐酸。 | 品红溶液始终不褪色 | ①无_______生成。 |
另取少量Ⅰ中溶液放入试管乙中,加入Ba(OH)2溶液和盐酸,振荡。 | ②___________ | 有SO42-生成 |
③继续在试管乙中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静置,取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丙中,______________。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有Cl-生成 |
④ClO2与Na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处理含硫废水时,ClO2相对于Cl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5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