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335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7

1.推断题(共1题)

1.
化合物E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下图所示的路线合成: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C转化为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1mol E最多可与________mol H2加成。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个峰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水解时每摩尔可消耗3 mol NaOH
(6)已知工业上以氯苯水解制取苯酚,而酚羟基一般不易直接与羧酸酯化。苯的同系物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苯甲酸苯酚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试写出以苯、甲苯为原料制取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原料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2.单选题(共10题)

2.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醛和甲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甲烷中混有的乙烯可通过溴的四氯化碳除去
D.苯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3.
某有机物A的化学式为C6H12O2,已知A~E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且D不与Na2CO3溶液反应,C、E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4.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两份蛋白质溶液中分别滴加饱和(NH4)SO4溶液和BaCl2溶液
均有固体析出
蛋白质均发生变性
B
在试管里加入10%的CuSO4溶液2mL,滴入2% NaOH溶液4~6滴,震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 mL,加热
没有发现红色沉淀
乙醛溶液被氧化而变质
C
麦芽糖与稀硫酸的混合液加热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出现银镜
麦芽糖不一定已发生水解
D
1—氯丁烷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液加热后,加入稀硫酸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1—氯丁烷发生了水解
 
A.AB.BC.CD.D
5.
某醇C5H11OH发生消去反应时,可以得到两种烯烃,又可发生催化氧化,则该醇的结构式可能为
A.B.C.D.
6.
1,4-二氧六环是一种常见溶剂,它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得:

则烃类A可能是
A.1-丁烯B.1,3-丁二烯C.乙炔D.乙烯
7.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③④
8.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可以有两个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电子
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
C.NF3和BF3是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相同的极性分子
D.在SiO2晶体中,Si原子与Si—O键数目比为1︰4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四周期中,原子最外层为1个电子的元素有5种
B.Fe2+的价电子排布为3d6
C.2p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与3p轨道上有1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D.AB3型分子的中心原子A采取sp3杂化
10.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加工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11.
下列关于化石燃料加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B.石油分馏是化学变化,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C.煤干馏主要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
D.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3.选择题(共1题)

12.

唐太宗善于纳谏和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的相同目的是(    )

4.多选题(共3题)

13.
A.已知碳碳单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B.取W克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使之充分燃烧时,耗氧量跟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比无关
C.在的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结构的只有1种
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3种峰,其峰面积之比为3:2:1
14.
橙花醇具有玫瑰及苹果香气,可作为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橙花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橙花醇的分子式为C15H24O
B.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脱水,可以生成不止一种四烯烃
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催化氧化、酯化、加聚反应
D.0.1mo1橙花醇在室温下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最多消耗0.3mo1Br2
15.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Y与W可以组成YW32-、Y2W42-
B.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化合物,一定属于α-氨基酸
C.若化合物Y2X4W2能发生银镜反应,则该化合物一定是甲酸甲酯
D.混合物Y7X8、Y3X8W3中X的质量分数约为8.7%

5.填空题(共1题)

16.
酸牛奶中含有乳酸。它可由乙烯来合成,方法如下:

(1)乳酸自身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不同的酯,写出下列结构简式:两分子成环酯  、两分子成链状酯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的生成
CH3CHO的生成
C的生成
(3)A→B的反应类型为  

6.实验题(共1题)

17.
Ⅰ.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

(1)鞣酸的分子式是:   ;莽草酸分子中有 个手性碳原子。
(2)写出莽草酸与Br2/CCl4溶液、鞣酸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实验室也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已知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15℃时100g水中能溶解8.5g)

在100mL三颈瓶中,加入4mL乙醇,摇动下慢慢加入5mL浓硫酸,使其混合均匀,并加入几粒沸石。三颈瓶一侧口插入温度计,另一侧口插入恒压滴液漏斗,中间口安一长的刺形分馏柱(整个装置如右图)。
仪器装好后,在恒压滴液漏斗内加入10mL乙醇和8mL冰醋酸,混合均匀,先向瓶内滴入约2mL的混合液,然后,将三颈瓶在石棉网上小火加热到110~120℃左右,这时蒸馏管口应有液体流出,再从恒压滴液漏斗慢慢滴入其余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度和馏出速度大致相等,并维持反应温度在110~125℃之间,滴加完毕后,继续加热10分钟,直到温度升高到130℃不再有馏出液为止。试回答下列问题:
(3)使用恒压分液漏斗而不使用普通分液漏斗的原因是:
(4)在实验中控制三颈烧瓶中反应温度在120℃左右。理由是:
(5)滴加混合液时若速度过快,会使大量乙醇来不及反应而被蒸出,同时也造成 ,导致反应速度减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