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301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6/24

1.简答题(共1题)

1.
为测定某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0gBaCl2溶液,不断加入稀H2SO4,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与加入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方程式:BaCl2+H2SO4=BaSO4↓+2HCl)请回答:

(1)P点意义_______________。
(2)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g。
(3)求原BaCl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单选题(共6题)

2.
对乙酰氨基苯酚(C8H9NO2)是速效感冒胶囊的有效成分之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对乙酰氨基苯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对乙酰氨基苯酚中含有2个氧原子
C.对乙酰氨基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41
D.对乙酰氨基苯酚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8:9:1:2
3.
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ZnSO4溶液B.ZnSO4溶液C.稀硫酸D.CuSO4溶液
4.
要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O2
水蒸气
通过浓H2SO4洗气
B
MnO2
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
C
K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5.
菜地里绿色蔬菜叶片边缘发黄,小民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建议父母买化肥改善现状,以获得好收成.他提出买的化肥是(  )
A.K2SO4B.CO(NH2)2C.NH4Cl D.Ca3(PO4)2
6.
(2分)今年“两会”期间,北京连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PM2.5作为评价项目纳入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防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2)请你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
7.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AB.BC.CD.D

3.选择题(共5题)

8.在制定设计方案时,往往要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归纳与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胆提出各种设计想法,并依据一定条件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9.新式纺纱机是詹姆斯.哈格里沃斯有一次无意中将家中的纺纱机碰翻这一偶然事件中发现纺车锤竖立时仍能转动得到启示而诞生的,这案例说明重要问题的发现来源于:(   )
10.新式纺纱机是詹姆斯.哈格里沃斯有一次无意中将家中的纺纱机碰翻这一偶然事件中发现纺车锤竖立时仍能转动得到启示而诞生的,这案例说明重要问题的发现来源于:(   )
11.普通折叠自行车通常采用车架中部折叠方式,而折叠电动自行车改为后轮和车座同时反向折叠,使折叠后尺寸更小。它采用具有国内发明专利的超小型轮式电机,减小了车的体积与质量。该车具有电动和人力两驱动方式,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车架采用可回收的铝合金材料,座垫、车轮、踏脚等采用通用件。该车的限速功能符合标准。请从设计原则的角度评价:
12.如图是1985年格雷夫斯设计的水壶,这把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在壶嘴处有一个小鸟的形象,水烧开时小鸟便发出叫声提醒人们注意。则:(   )

4.填空题(共3题)

13.
沈阳查获超过55吨有毒豆芽,经检测,毒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已知6-苄基腺嘌呤激素为白色或类白色晶体,化学式为C12H11N5。请回答:
(1)6-苄基腺嘌呤属于 (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每个6-苄基腺嘌呤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3)6-苄基腺嘌呤中C、H、N元素的质量比为   
(4)6-苄基腺嘌呤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0.1%)
14.
生活离不开化学,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子的观点来看,“美酒飘香”、“花香四溢”都是因为   
(2)人体发生重金属盐中毒时可以喝牛奶缓解中毒症状,因为牛奶中富含   
(3)新型家用灭火器“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灭火的原理是     
(4)海水“晒盐”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一定为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15.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要使t1℃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向100gt2℃时的水中,加入31g甲固体充分搅拌,发现甲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甲开始能“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5.实验题(共1题)

16.
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如图是某学校师生对“MnO2催化H2O2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为l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固定的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现象。
请分析回答:
(1)可观察带到火星的棒香立即_____。
(2)写出上述实验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下列各项是同学们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评价不合理的是_____。(填序号)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