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有NaCl 和Na2CO3的混合物样品4g,为了测定该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现将足量盐酸加到此混合物中,得到部分数据与图像。

① 样品完全反应后,共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
的量为 mol。
② 计算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① 样品完全反应后,共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
的量为 mol。
② 计算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2.单选题- (共10题)
2.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一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
3.
1mol某化合物在2mol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了44g二氧化碳和36克水,对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 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A. 只含有碳、氢元素 B.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D. 一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6.
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A.滤渣中一定有Fe粉 | B.滤渣中一定有Cu粉 |
C.滤液中一定有Fe(NO3)2 | D.滤液中一定有AgNO3、Cu(NO3)2 |
9.
下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NaOH溶液滴入稀HCl中 |
B.B点溶液的溶质只有NaCl |
C.a是NaOH溶液质量,b是稀HCl质量 |
D.A点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Cl |
10.
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 物质(杂质) | 操作方法 |
A | 除去生石灰中少量的碳酸钙 | 加水或盐酸 |
B | 除去CO2中含有的水蒸气 | 将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的干燥管 |
C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 加过量的大理石 |
D |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 |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
3.选择题- (共9题)
12.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1:m2=1:2,速度之比v1:v2=2:1,当两车急刹车后,甲车滑行的最大距离是S1,乙车滑行的最大距离是S2,设两车与路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 )
4.填空题- (共2题)
21.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1)表中“63.9”的含义是: 。
(2)40℃时将31克KNO3固体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降温到20℃能析出固体 克。
(3)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① 实验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② 上述实验中溶液质量分数相等的实验是 。
③ 由实验可知,60℃时KNO3的溶解度为 。
(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 溶解、蒸发浓缩、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 | 13.3 | 31.6 | 63.9 | x | 169 | 246 |
(2)40℃时将31克KNO3固体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降温到20℃能析出固体 克。
(3)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实验1 | 实验2 | 实验3 | 实验4 |
KNO3质量/g | 40 | 50 | 60 | 70 |
H2O质量/g | 50 | 50 | 50 | 50 |
溶液质量/g | 90 | 100 | 105 | 105 |
② 上述实验中溶液质量分数相等的实验是 。
③ 由实验可知,60℃时KNO3的溶解度为 。
(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 溶解、蒸发浓缩、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9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