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0259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8

1.综合题(共2题)

1.
纳米级 Cu2O 由于具有优良的催化性能而受到关注,下表为制取 Cu2O 的四种方法:

(1)已知:①2Cu(s)+ O2(g)=Cu2O(s);△H = -169kJ·mol-1
②C(s)+ O2(g)=CO(g);△H = -110.5kJ·mol-1
③ Cu(s)+ O2(g)=CuO(s);△H = -157kJ·mol-1
则方法 a 发生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法 c 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法控制电解液中 OH-的浓度而制备纳米 Cu2O,装置如图所示:

上述装置中 A 电极应连_____电极(填“C”或“D”)
②该离子交换膜为_____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该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钛极附近的 pH 值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原电池中 OH-移动方向是向_____(填“左”或“右”)移动,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_
(3)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以上方法制得的三种 Cu2O 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2H2O(g)2H2(g)+O2(g)   △H>0。水蒸气的浓度随时间 t 变化如下表所示:

①对比实验的温度:T2_____T1(填“﹥”“﹤”或“﹦”);实验①、②、③的化学平衡常数 K1、K2、K3的大小关系为:_____
②实验①前 2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v(O2)=_____
③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实验①_____实验②(填“﹥”或“﹤”)。
2.
雌黄 As2S3和雄黄 As4S4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砷化物,早期都曾用作绘画颜料,因都有 抗病毒疗效也用来入药。
(1)砷元素有+2、+3 两种常见价态。雄黄在空气中加热至 300℃时会生成两种氧化物,其 中一种氧化物为剧毒的砒霜(As2O3),则物质 a 是_____,可用双氧水将 As2O3氧化为 H3A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亚砷酸 H3AsO3可以用于治疗白血病,其在溶液中 存在多种微粒形态,25℃时,各种微粒物质的量分数与 溶液的 pH 关系如图所示。
①人体血液的 pH 在 7.35 ~7.45 之间,用药后人体中 含砷元素的主要微粒是_____。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n(H3AsO3):n(H2AsO3-)=1:1 时,溶液显碱性
B.25℃时,H3AsO3的第一电离平衡常数的值 Ka1=10-5
C.在 K3AsO3溶液中, c(AsO33-)>c(HAsO32-)>c(H2AsO3-)
③将 KOH 溶液滴人亚砷酸溶液,当 pH 调至 11 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是_____。
(3)P 和 As 属于同主族元素,存在亚磷酸(H3PO3),该酸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2HPO3。工业电解 Na2HPO3溶液可得到亚磷酸,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产品室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②得到 1mol 亚磷酸的同时,阴极室制得 NaOH 质量为_____g。

2.单选题(共7题)

3.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解释或结论都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室温下1mol/L NH4HCO3溶液的pH
 
Ka1H2CO3
B
向盛有2ml0.1mol/L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一定量0.1mol/L NaCl溶液,再向其中滴加一定量0. 1mol/L KI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
Ksp(AgCl)> Ksp(AgI)
C
室温下,取相同大小、形状和质量的Cu粒分别投入0.1mol/L的稀硝酸和10.0mol/L的浓硝酸中
Cu粒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剧烈
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用石墨做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溶液
阴极上先析出铜
金属活动性:Mg>Cu
 
A.AB.BC.CD.D
4.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组合是 (    )
①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3CHCH2   
②乙炔分子的比例模型
③有机还原剂 LiAlH4中,氢显-1 价   
④质量数为 40 的钙原子: 
⑤ NH4Cl 的电子式:
⑥2-甲基-1-丁醇的结构简式:
A.①④B.③④C.④⑤D.⑤⑥
5.
蒽的结构简式如右图( )、联苯的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 有关蒽和联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联苯和蒽同属于芳香烃,两者互为同系物
B.联苯的一氯代物有 3 种,蒽的二氯代物有 15 种
C.1mol 蒽最多可以和 9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联苯易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也易溶于水
6.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乙醇、乙酸均能与NaOH反应.是因为分子中均含有官能团“-OH”
C.分子式为C6H12且碳碳双键在链端的烯烃共有6种异构体
D.分子式为C4H7ClO2的羧酸可能有5种
7.
下列方程式符合表述的是(   )
A.泡沫灭火器原理:3 CO32+ 2Al3++3H2O="==" 2Al(OH)3↓+ 3CO2
B.NaHCO3 溶液水解方程式:HCO3+H2OH3O++   CO32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草酸: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 8 H2O
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O2气体
8.
下列各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催化氧化, 并且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A.B.
C.D.
9.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甲: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图乙:构成锌—铜原电池
C.图丙:根据实验现象推知酸性CH3COOH>H2CO3>C6H5OH
D.图丁: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3.选择题(共1题)

10.△ABC 中,若 {#mathml#}ACBCABAC{#/mathml#} =0,则△ABC 是(   )

4.实验题(共2题)

11.
某含锰矿物的主要成分有MnCO3、MnO2、FeCO3、SiO2、Al2O3等。已知FeCO3、MnCO3难溶于水。一种运用阴离子膜电解法的新技术可用于从碳酸锰矿中提取金属锰,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

(1)设备1中反应后,滤液1里锰元素只以Mn2+的形式存在,且滤渣1中也无MnO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设备1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设备2中加足量双氧水的作用是 。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滤液2中是否存在Fe2+
(4)设备4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沉淀部分溶解,。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5)设备3中用阴离子膜法提取金属锰的电解装置图如下:

① 电解装置中箭头表示溶液中阴离子移动的方向,则A电极是直流电源的 极。实际生产中,阳极以稀硫酸为电解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 该工艺之所以采用阴离子交换膜,是为了防止Mn2+进入阳极区发生副反应生成MnO2造成资源浪费,写出该副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12.
成都七中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 1,2-二溴乙烷,能使用的药品有乙醇、Br2的 CCl4溶液以及浓硫酸等。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副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A 中使用到了恒压滴液漏斗的目的是:_____。装置 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为保证 D 中尽可能少出现杂质产物,在装置 C 中应加入_____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酸性 KMnO4溶液
(5)将 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层(填“上”、“下”); 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的方法除去;
(6)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 Br2,最好用_____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亚硫酸钠溶液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 D,其主要目的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