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微粒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基本观念中最基础的部分,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应掌握的重要思维方法。
从定量(宏观、微观)的角度对化学反应2H2+O2
2H2O进行描述(各答出一项即可):
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定量(宏观、微观)的角度对化学反应2H2+O2

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 (共1题)
2.
已知A是固体碱式碳酸铜,其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可分解为三种化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C、F、H、I是无色气体,B通电时,在阴极产生I,在阳极产生H。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

(1)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生锈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
(2)E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3)在①~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生锈与空气中氧气和水有关,还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有关。
(2)E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3)在①~⑥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3题)
4.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它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以及改造和创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碳原子 | B.氧原子 | C.氮原子 | D.氢原子 |
5.
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 甲烷 | 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 X |
反应前质量/g | 3.2 | 11.2 | 0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7.2 | 4.4 | a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6 |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 D.X一定含有氧元素 |
6.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事 实 | 解 释 |
A | 蔗糖水中的蔗糖晶体受热消失 | 蔗糖分子受热分解了 |
B | 稀硫酸和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 它们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 |
C | 湿衣服在阳光下晾晒变干 | 水分子受热变成了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
D | 装有红磷的密闭氧气瓶,点燃其中的红磷后,质量不变 | 反应前后瓶中分子总数不变 |
A.A | B.B | C.C | D.D |
7.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
C.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D.活泼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
8.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3SO2②Mg2+③CO2④
SO4⑤O2﹣⑥H2O2.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①3SO2②Mg2+③CO2④

A.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⑤
C. 表示化合价数值的是④
D.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③⑥
9.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 |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
C.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 |
D.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
10.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B.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 等质量的镁和锌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B.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 等质量的镁和锌同时分别放入两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
14.
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及其合金,且合金的性能优于金属 |
B.玻璃属于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
C.有机物合成材料属于高分子材料,在汽车轮胎、棉花、塑料制品中都存在 |
D.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由塑料和铁丝复合而成 |
4.选择题- (共2题)
5.填空题- (共1题)
18.
为防止灾后疫情发生,防疫人员使用了多种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其中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试计算:
(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亚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亚氯酸钠溶液200kg用于环境消毒,则需要亚氯酸钠_____kg,同时需要水_____mL?
(1)亚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亚氯酸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3)若要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亚氯酸钠溶液200kg用于环境消毒,则需要亚氯酸钠_____kg,同时需要水_____mL?
6.实验题- (共1题)
19.
(4分)研究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重要意义.
(1)在汽车“催化转化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
N2+2CO2.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温度、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
(1)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 (填写实验编号);研究催化剂的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 (填写实验编号).
(2)在300℃、70MPa下,使用催化剂可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乙醇,同时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不同.已知在某温度下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燃烧单位质量的上述燃料产生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1)在汽车“催化转化器”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O+2CO

实验编号 | T/℃ | NO初始浓度/g•L﹣1 | CO初始浓度/g•L﹣1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
Ⅰ | 280 | 0.036 | 0.162 | 82 |
Ⅱ | 280 | 0.036 | 0.162 | 124 |
Ⅲ | 350 | 0.036 | 0.162 | 124 |
(1)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 (填写实验编号);研究催化剂的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是 (填写实验编号).
(2)在300℃、70MPa下,使用催化剂可由氢气和二氧化碳合成乙醇,同时生成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不同.已知在某温度下各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见下表:
燃料 | 质量/g | 产物 | 产生的热量/KJ |
氢气 | 2 | 水蒸气 | 241.8 |
甲烷 | 16 | 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 890.3 |
乙醇 | 46 | 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 1367 |
分析表中数据,燃烧单位质量的上述燃料产生的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用化学式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