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硫酸钠固体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根据以下信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请根据以下信息计算(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g。
(2)样品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单选题- (共10题)
3.
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
B.Y可能是催化剂 |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
4.
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用熟石灰制生石灰 CaO+H2O═Ca(OH)2 化合反应 |
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2KClO3![]() |
C.用酒精作燃料 C2H5OH+3O2![]() |
D.用Al(OH)3中和胃酸 2Al(OH)3+3H2SO4═Al2(SO4)3+6H2O复分解反应 |
7.
某同学设计了探究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仅用组内试剂,无法完成的是
A.Fe、Cu、Ag、稀硫酸 | B.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
C.Fe、Ag、CuSO4溶液 | D.Fe、Cu、稀硫酸、AgNO3溶液 |
8.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
B.50℃时,把50g A放入50g水中形成75g A的饱和溶液 |
C.20℃时,A和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
10.
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知识、培养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 |
B.化学反应常常伴有能量变化﹣﹣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 |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气体﹣﹣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都是碳酸盐 |
11.
下列事实的结论、解释或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
B.洗涤剂去除油污﹣﹣溶解作用 |
C.区分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搅拌 |
D.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
3.选择题- (共2题)
12.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只担心它抽不出叶来。_____________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①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②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③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④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13.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只担心它抽不出叶来。_____________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①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②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③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④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4.填空题- (共4题)
14.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是 (填一条即可)。
(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3)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
(4)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可能的原因是 (填一条即可)。
(2)放置一周后,B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3)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
(4)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15.
实验室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
②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③操作E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①需氯化钠的质量为 。
②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

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③操作E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16.
(1)化学用语是最简明、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镁离子
②2个氦原子
(2)请从下列我们熟悉的物质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烧碱 ②氯化钠 ③氢氧化钙 ④小苏打 ⑤石墨
①镁离子
②2个氦原子
(2)请从下列我们熟悉的物质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烧碱 ②氯化钠 ③氢氧化钙 ④小苏打 ⑤石墨
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
B.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 。 |
17.
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都离不开化学.
(1)如图1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选择下列三种材料中的对应字母填空。
塑料制品属于 .
(3)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①开发 等新能源(举一例),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②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 气体(写化学式)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4)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图2的分析,你发现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氧气,还需要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5)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首位,请写出炼铁高炉中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如图1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

(2)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选择下列三种材料中的对应字母填空。
A.有机合成材料 | B.金属材料 | C.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
(3)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
①开发 等新能源(举一例),不仅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紧缺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②煤燃烧时加入适当的物质,可以减少 气体(写化学式)和氮的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排放,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
(4)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通过对图2的分析,你发现可燃物燃烧不仅需要氧气,还需要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
(5)我国钢铁产量居世界首位,请写出炼铁高炉中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题- (共1题)
18.
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 ,②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
猜想一:NaOH和Na2CO3;
猜想二: ;
猜想三:NaOH.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如下实验: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4)(继续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5)(反思与拓展)
①为防止标签被腐蚀而破损,倾倒液体时 。
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时,除考虑可溶性的生成物,还应考虑 。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 ,②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水溶液呈中性.
(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 | 溶液变红 | 猜想①正确 |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
猜想一:NaOH和Na2CO3;
猜想二: ;
猜想三:NaOH.
(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 没有气泡产生 | “猜想一”不成立 |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4)(继续探究)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 溶液 |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 “猜想一”成立 |
| “猜想二”成立 | |
若A、B中都没有沉淀产生 | “猜想三”成立 |
(5)(反思与拓展)
①为防止标签被腐蚀而破损,倾倒液体时 。
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时,除考虑可溶性的生成物,还应考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