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下列类推:①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是有氧气参加的反应;②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所以达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③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⑤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⑥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其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只有④ | B.只有①②③ | C.只有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⑤⑥ |
2.
谚语诗词中蕴含着科学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熔点很高 |
B.“满架蔷薇一院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
D.“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
3.
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
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
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4.
花青素(C15H11O6)广泛存在于深红色、紫色或蓝色的蔬菜水果中,能够保护人体免受某些有害物质
的损伤。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的损伤。关于花青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96 |
B.花青素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
C.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7g |
D.花青素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
5.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实验相符合的是


A.图①是将一定质量的红磷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
B.图②是水的电解 |
C.图③是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
D.图④等质量的Zn和Fe分别与足量的的稀盐酸反应 |
6.
门捷列夫说:“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没有接踵而来的前进。”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用石墨做导电性实验灯泡会亮,改用6B铅笔芯做实验灯泡不亮 |
B.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D.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在铝表面产生银白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
7.
学习要善于归纳和总结。以下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A.对除杂的认识 | B.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
①用稀硫酸除去Fe中混有的Zn②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 ①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②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影响不大 |
C.对物质的鉴别 | D.对化学史的认识 |
①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②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滴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 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②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
A. A B. B C. C D. D
8.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仅甲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丙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丁制容器盛放,丁与乙盐的水溶液不反应。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 B.乙>丁>丙>甲 |
C.丙>乙>甲>丁 | D.丁>乙>甲>丙 |
9.
向一定量的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Zn和Cu |
B.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 |
C.滤液中只有Zn(NO3)2 |
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Cu(NO3)2和AgNO3 |
2.填空题- (共1题)
10.
氯化铁溶液能与铜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
步骤②实验操作前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 = 3FeCl2和 ,
(2)步骤③中适量稀盐酸的标志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是 。
步骤②实验操作前发生了两个反应:2FeCl3+Fe = 3FeCl2和 ,
(2)步骤③中适量稀盐酸的标志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
3.实验题- (共1题)
11.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验证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并用热重法(TG)确定其分解后所得固体产物的组成。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1.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CO2。
2.白色的无水CuSO4遇水蒸气会变成蓝色。
3. 浓硫酸具有吸水干燥的性质。
4.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实验设计】

(1)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
(2)可选择以下实验装置中的 (选填“甲”或“乙”)作为虚线中的“热分解装置”。

【问题讨论】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 (填化学方程式),E中 (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2、CO。
(4)该兴趣小组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热分解装置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 。
(5)若通过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CO,则需在C和D装置之间增加盛有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其作用是 。
【数据分析】
(6)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程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或名称 。
请写出计算过程:
【查阅资料】
1.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CO2。
2.白色的无水CuSO4遇水蒸气会变成蓝色。
3. 浓硫酸具有吸水干燥的性质。
4. 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实验设计】

(1)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 。
(2)可选择以下实验装置中的 (选填“甲”或“乙”)作为虚线中的“热分解装置”。

【问题讨论】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白色无水CuSO4变成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 (填化学方程式),E中 (填实验现象),则可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是H2O、CO2、CO。
(4)该兴趣小组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热分解装置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 。
(5)若通过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来证明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的气体产物中有CO,则需在C和D装置之间增加盛有足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其作用是 。
【数据分析】
(6)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是180)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程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300℃时剩余固体只有一种且是铁的氧化物, 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或名称 。
请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