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省高州中学初三第二学期模拟一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228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9/27

1.简答题(共2题)

1.
目前,我们国家的能源主要依赖于化石燃料,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开发利用新能源就显得格外重要。
(1)常见的三种化石燃料包括石油、天然气和    。美国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大量石油泄漏燃烧造成严重的污染,开发公司采用堵塞油管、喷水的方法灭火,其中喷水灭火的原理是
 
(2)利用新能源发电的类型有潮汐能发电、地热能发电、 等(请举1例)。
(3)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其主要成分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如果开采和贮存方法得到突破,可以成为未来的新能源。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新能源汽车未普及时,如图所示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以下对乙醇的描述错误的是
A.原料来源丰富B.是可再生能源C.燃烧完全没有污染
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烧碱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水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你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     +5H2O。
2.
为了测定某粉末状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洋洋同学取一定质量的黄铜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10
8.45
7.80
7.80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锌的质量列出求解第二次生成氢气质量(x)的比例式

(3)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40g上述稀盐酸,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多少?
(5)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选择题(共8题)

3.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卧思:最好的思考方式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白天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到了晚上卧而不眠闭目而思时,往往灵机一动,迎刃而解。美国长岛大学贝格尔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思考质量与思考时的身体姿势密切相关。人在平卧时思路最为广阔,推理最为清晰,思维最为活跃,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特别强。因此,卧思是最好的思考方式。
        人的思维可分为3种类型:睁眼思维、梦思维和临界思维(卧思)。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即通过人脑中大量神经细胞的纵横相接,形成广泛的信息联系,控制人们的思维、语言、记忆等种种行为,形成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思考,由此创建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但3种思维方式又有着显著的不同。睁眼思维虽然是主要的思维形式,但由于受到诸如声音、光线、气味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梦思维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它是通往无意识境界的捷径,多呈现随机性,有时还近乎荒唐。而临界思维,即卧思,处在睁眼思维和梦思维的临界状态,游历于现实与理想之间,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神秘莫测的人脑真正成了精神之府、智慧之库。
        卧思可以排除外界事物对人脑的综合干扰。脑研究专家指出,人脑每10秒钟可接受1000万个信息,其中400万个来自视觉,500万个来自皮肤,100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和味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异常集中,便于挖掘思维的潜力。
        卧思保证了大脑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大脑耗氧量占全身供氧量的20%,耗糖量占全身的25%。这两者是维持大脑功能的能量来源,是进行思维的基本动力。有报告认为,静卧时脑血流量有增加的趋势,这时的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精神状态最佳,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
        卧思也有利于开发潜意识。科学家的研究证实,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有两种形式,一是快信息传导,另一种是慢信息传导。前者即所谓的“快突触传递”,特点是快,在1毫秒内完成信息的传递;后者被称之为“慢突触传递”,特点是慢,形成的思维可以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卧思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同时放电,同时停止放电,快、慢信息传导都处于最佳状态。人所共知,正常的脑电活动是思维过程所必需的,而大多数细胞的共同运作可促使大脑的内在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思维的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卧思的灵感常常出现在片刻之间,所以需要尽快笔录,否则灵感将会失之交臂。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一生有近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把握卧思这一思维机遇,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文/杨世诚,有删改。)

4.发光二极管具有{#blank#}1{#/blank#} 特性.两只水果点亮了一只发光二极管(如图),此时水果是这个电路里的{#blank#}2{#/blank#}(选填“用电器”或“电源”),两水果之间是{#blank#}3{#/blank#}(填“串联”或“并联”),现将二极管正负极接线对调,二极管不发光,此时水果电池的正负极之间{#blank#}4{#/blank#}(选填“有”或“没有”)电压.

5.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blank#}1{#/blank#}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blank#}2{#/blank#} J,可以使{#blank#}3{#/blank#} kg的水从20℃加热至60℃.[q煤气=4.2×l07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6.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约是(   )
7.

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
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
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8.下列因素中,对导体电阻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   )
9.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a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b的温度/℃

10

18

26

34

42

10.小红同学用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   )

3.单选题(共4题)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纯净物
B.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C.N2化学性质稳定,故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
D.腐败的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可放心食用
12.
下列曲线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了“食品安全在行动”的活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理念的是
A.在牛奶中加适量乳酸钙,帮助饮用者补充钙元素
B.为保持肉制品鲜美,在香肠中加过量的亚硝敞钠
C.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
D.为让失击原色的粽叶返青,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
14.
2011年3月27日晚上八点半,广东省积极响应“关爱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倡导节能减排,践行低碳活动。下列不属于“节能减排”理念或做法的是
A.选用公共交通出行B.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的购物
C.做好金属制品的防锈D.使用太阳能系列产品

4.多选题(共1题)

15.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H2:3个氢原子
B.Fe2+:1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P2O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D.H2O: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5.填空题(共2题)

16.
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物质
0
20
40
60
8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Ca(OH)2
0.173
0.165
0.121
0.116
0.094
 

(1)B是 的溶解度曲线。
(2)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  

(4)欲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5)如右图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

A、反应消耗水,氢氧化钙析出
B、反应放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不再溶解
17.
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除(1)、(5)小题外,其余各小题均用序号填空]:
序号




物质
醋酸
生石灰
熟石灰
纯碱
化学式
CH3COOH
CaO
Ca(OH)2
 
 
(1)写出纯碱的化学式:  
(2)表中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3)把表中四种物质放入相等质量的水中,所得的溶液中pH最小的是
(4)你认为CH3COOH(其性质类似于盐酸)可以与表中物质    发生化学反应。
(5)利用表中物质作反应物(可以加水或在水中进行),写出符合下面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   
②制取氢氧化钠:

6.实验题(共1题)

18.
铁、铝、铜是常见的三种金属.同学们发现生活中的铝和铜制品表面一般不用防锈,而铁制品一般需要做防锈处理.
(提出问题)这是不是因为铁、铝、铜三种金属中铁的活动性最强呢?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填写空格.
将粗细相同的铁丝、铝丝、铜丝分别插人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片刻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无气泡
无气泡
Fe>Al,Fe>Cu
几分钟后现象
有少量气泡
有大量气泡
无气泡
 
 
(讨论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实验得出了两种结论呢?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查阅了相关资料,明白了铝丝在稀盐酸中短时间内无气泡,是因为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先与盐酸反应.
(反思评价)做金属性质实验时需将金属进行打磨,打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了进一步确认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又将两根粗细相同的、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铝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操作


根据现象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Al>Fe>Cu
 
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1)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丝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铁、铝、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金属丝的插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2)金属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也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请写出铁、铝、铜三种金属材料被人类利用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8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