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南省湘潭市排头乡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219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3/31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化工厂用氨碱法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在把10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份依次放入样品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所加盐酸的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盐酸的质量/g
25
25
25
25
烧杯及所盛物质总质量/g
181.2
204.4
228.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
(1)第一次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推断题(共1题)

2.
A、B、C、D、E、F是六种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红色金属氧化物.B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C是世界年产量最大的金属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2)①是工业上的一个重要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A物质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写出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简答题(共1题)

3.
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1)这瓶浓盐酸中溶液的质量为多少g?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是多少mL?水的体积是多少mL?

4.单选题(共12题)

4.
据2003年7月13日《金陵晚报》题为《废弃定影液中淘出银子》的文章报道,有人利用摄影店废弃的定影液,每月可回收价值约20万元的银.一种回收方法的反应原理是:Fe+2AgNO3═2Ag+Fe(NO32这个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无法确定
5.
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薄铁片,有气泡产生.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铁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C.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6.
(09年肇庆市)金属X放入CuSO4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SO4溶液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的是()
A.Zn、X、CuB.Cu、X、Zn
C.Zn、Cu、XD.X、Zn、Cu
7.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存有部分缴获日寇的枪支大炮,为保存好这些铁制文物,下列措施不能采用的是(   )
A.外表涂抹一层油B.保持展馆内空气干燥
C.提醒观众不要用手触摸D.浸在敞口水箱中存放
8.
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糖B.食盐C.氢氧化钠D.花生油
9.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0.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B.物质鉴别
洗涤剂洗油污﹣﹣乳化作用
人体缺锌元素﹣﹣甲状腺肿大
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
羊毛绒与棉线﹣﹣灼烧
C.安全常识
D.环境保护
油锅不慎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火灾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制品
减少酸雨污染﹣﹣不使用化石燃料
 
A. A B. B C. C D. D
11.
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2.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3.
张亮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张亮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不变B.偏低C.偏高D.无法判断
14.
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 物
苹 果
葡 萄
牛 奶
玉米粥
pH
2.9—3.3
3.5—4.5
6.3—6.6
6.8—8.0
 
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上述食物中的
A.苹果B.葡萄C.牛奶D.玉米粥
15.
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B.物质鉴别
洗涤剂洗油污---乳化作用
人体缺锌元素---甲状腺肿大
食盐与亚硝酸钠---品尝
羊毛线与棉线---灼烧
C.安全常识
D.环境保护
油锅不慎着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
火灾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制品
减少酸雨污染---不使用化石燃料
 
A. A    B. B    C. C    D. D

5.选择题(共1题)

16.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神话:人类最早的故事
       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开始的。因为一个民族渐渐发展了,就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解答。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荒诞不经的神话。可是,远古时代的人类信之不疑,不断地进行不自觉地阐释和发挥,并代代相传。
       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但是,在全球各地,也出现过对同一种现象充满惊人相似性描述的神话。如关于上万年前的全球大洪水的神话,在许多地区的同一时期都有类似的描述。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反映的是远古人类的宇宙观,是用来解释天地形成、人类万物产生的。几乎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这一类的神话,甚至还有不少有趣的相似性。中国、希伯来民族和古希腊的造人神话,均认为人类是神用泥土造出来的。
      “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熊星和小熊星》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乃至回声这样的自然现象的产生,做了很美丽的解释。
       数量最多的是“英雄神话”。这类神话产生比前两者稍晚,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总结。这时,人类已经不再对自然界产生极端的恐惧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就把本部落里具有发明创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国的神农、黄帝、尧、舜、禹、后稷等。
        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各种书籍。现存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其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早为人熟知。《淮南子》《列子》《风俗通》《述异记》和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
        西方的神话则更加丰富了。古希腊神话是成体系的,神与神的关系复杂而且完整,主要见于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古罗马神话多是承袭希腊神话的,只改了人名。其中表现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如宙斯的残暴,很像人间的君王。古希伯来神话源于《圣经·旧约》。《世界最初的七天》《亚当与夏娃》和《诺亚方舟》故事,都取自其第一篇《创世记》,内容都与希伯来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华有关。上述神话对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
        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根据有关资料编写)

6.填空题(共4题)

17.
苯(C6H6)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它的部分同系列物质如下:
碳原子数
6
7
8
9
10
化学式
C6H6
C7H8
X
C9H12
Cl0H14
 
(1)比较归纳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
①X的化学式为  
②上述物质的共同特点有   (写出一条即可).
(2)在C6H6中,C与H的质量比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8.
从Cl、H、O、Na 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单质
氧化物



化学式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请回答:
(1)6月5日奥运圣火照亮湘潭.火炬“祥云”不仅有完美的外表,而且由于高科技的运用,大风大雨天气都能正常燃烧.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符合“绿色奥运”的要求.
①丙烷属于__________物(填“无机”或“有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
②丙烷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奥运吉祥物“福娃”中的一种是用纯羊毛纤维织成的,羊毛属于_______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20.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a点的含义是
(3)t1℃时将A物质40g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g.
(4)将t3℃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温到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7.实验题(共1题)

21.
以下是小阳同学制取氢气的实验过程,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他用锌粒和稀盐酸来制取氢气,可以选择 (填序号)做发生装置;装置②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和    (填仪器名称).

(2)制得的氢气含有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氢气,需要通过③和④装置,则装置按导管字母连接的顺序是:发生装置                        (填字母).
(3)写出制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图中的⑤装置是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若收集O2,气体应由        出(填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推断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