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2018届高三9月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187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4

1.综合题(共1题)

1.
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的可燃物,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能。工业制备二甲醚的生产流程如下:
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300℃)进行下列反应:
(Ⅰ)CO(g)+2H2(g)CH3OH(g) ΔH1=-90.7kJ·mol-1
(Ⅱ)2CH3OH(g)CH3OCH3(g)+H2O(g) ΔH2=-23.5kJ·mol-1
(Ⅲ)CO(g)+H2O(g)CO2(g)+H2(g)   ΔH3=-41.2kJ·mol-1
(1)催化反应室中的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
①该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
②催化反应室中采用300℃的反应温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Ⅰ)在300℃时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27。该温度下将2molCO、3molH2和2molCH3OH充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此时反应将__________(填“正向进行”、“逆向进行”或“处于平衡状态”)。
(3)上述流程中二甲醚精制的实验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为绿色电“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①该电池工作时,H+向__________极移动(填“正”或“负”);
②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断题(共1题)

2.
慢心律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由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B分子中有2个含氧官能团,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
(3)写出A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属于a-氨基酸;
②是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5)已知乙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可以生成环氧乙烷。
完成以邻甲基苯酚()和乙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①结合题中信息;无机试剂任用。
②合成路线流程图中,在(______)填反应条件,在[   ]填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结构简式:

③写出邻甲基苯酚与乙醛合成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4题)

3.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3+5I+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
4.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核内有8个种子中的碳原子:86CB.羧基的电子式:
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1H和2H是不同的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等
17O2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第三周期非金属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⑤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0.1NA个氧原子
⑥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A.②⑥B.②④C.①④D.③⑤
6.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利用废油脂制肥皂
B.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C.水玻璃可用于制造木材防火剂
D.煤经气化和液化的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燃料

4.选择题(共2题)

7.△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osA•cosC﹣cos(A+C)=sin2B.

(Ⅰ)证明:a,b,c成等比数列;

(Ⅱ)若角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且b=6,SBAD=2SBCD,求BD.

8.△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osA•cosC﹣cos(A+C)=sin2B.

(Ⅰ)证明:a,b,c成等比数列;

(Ⅱ)若角B的平分线BD交AC于点D,且b=6,SBAD=2SBCD,求BD.

5.实验题(共1题)

9.
为研究1.0mol/LFe(NO3)3溶液与Cu的反应,甲与乙做了如下实验:将Cu片放入1.0mol/L的Fe(NO3)3溶液中,观察到Cu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绿色,由此甲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氧化了Cu。而乙认为,Fe(NO3)3溶液显酸性,此酸性条件下,NO3-也能氧化Cu。
(1)甲为证明自己的观点,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取蓝绿色溶液,向其中加入K3[Fe(CN)6]溶液
……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Fe(NO3)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__________。
②证明甲观点正确的现象是__________,Fe3+与Cu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乙证明自己的观点,设计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现象

用pH试纸测定1.0mol/L的Fe(NO3)3溶液的pH值
1.0mol/L的Fe(NO3)3溶液的pH=1

将1.0mol/L的Fe(NO3)3溶液替换为某种溶液(或混合溶液),加入Cu
……
 
①下列溶液中,可以用于替换上述Fe(NO3)3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0.1mol/LHNO3溶液
b.0.1mol/LFeCl3溶液
c.6.0mol/LNaNO3和0.2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
②测定溶液pH值的操作是__________。
③乙查阅资料: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证明乙观点正确的现象是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甲和乙的观点都正确。丙得出结论:将Cu片放入1.0mol/L的Fe(NO3)3溶液中,Fe3+和NO3-均氧化的Cu。你是否同意丙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
(4)为进一步研究1.0mol/LFe(NO3)3溶液与Cu的反应,甲与乙查阅资料:
水解反应
平衡常数(K)
Fe3++3H2OFe(OH)3+3H+
7.9×10-4
Fe2++2H2OFe(OH)2+2H+
3.2×10-10
Cu2++2H2OCu(OH)2+2H+
3.2×10-7
 
甲与乙再次将Cu片放入1.0mol/L的Fe(NO3)3溶液中,并监测实验过程中溶液pH值的变化。他们发现Cu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绿色,且pH值略有上升。由此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