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三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0180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

1.综合题(共1题)

1.
如表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④、⑦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下列事实能说明②元素的非金属性比⑥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_______。
A.②的单质与⑥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溶液反应,溶液变浑浊
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1mol②单质比lmo1⑥单质得电子多
C.②和⑥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
(3)①、②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之比为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将Fe2+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周期表中存在对角相似规则,如铍(Be)与铝化学性质相似,⑧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也有两性,写出⑧的氢氧化物与④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5)已知W+X="Y+Z" (反应需要加热,),W、X、Y、Z分别是由①②⑨三种元素形成的四种10电子粒子(W、X为离子,Y、Z为分子),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6)由表中元素形成的物质可发生如图中的反应,其中B、C、G是单质,B为黄绿色气体,D溶液显碱性。

①写出D溶液与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检验A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3题)

2.
随着各地治霾力度的加大,大力发展高性能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研究课题。如图是某课题组设计的液体燃料电池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优点是不产生污染气体,且液体燃料便于携带
B.电池内部使用的是阴离子交换膜,OH-经交换膜移向负极
C.该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采用多孔纳米碳材料(如图),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增加吸附量
D.该电池中通入N2H4的电极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N2H4+4OH--4e-=N2↑+4H2O
3.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装置可以实现Cl2的制取、收集、尾气吸收
B.乙装置可以实现乙酸乙酯的制取和收集
C.丙装置可以形成Cu—Zn原电池
D.丁装置可证明H2CO3的酸性大于H2SiO3
4.
X、Y、Z、M、Q、R皆为前20号元素,其原子半径与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位于第三周期ⅠA族
B.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盐或碱
C.简单离子半径:M>Q>R2
D.Z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均为强酸

3.实验题(共1题)

5.
二氧化氯(ClO2) 是极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黄绿色气体,沸点为11℃,可用于处理含硫废水。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ClO2与Na2S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ClO2的制备:

已知:SO2+2NaClO3+H2SO4=2ClO2↑+2NaHSO4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欲收集ClO2,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③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C1O2与Na2S的反应

将上述收集到的ClO2用N2稀释以增强其稳定性,并将适量的稀释后的ClO2通入上图所示装置中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澄清溶液。一段时间后,通过下列实验探究I中反应的产物。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I中溶液于试管甲中,滴加品红溶液和盐酸。
品红始终不褪色
①无_________生成
另取少量I中溶液于试管乙中,加入Ba(OH)2溶液,振荡
②____________
有SO42-生成
③继续在试管乙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丙中,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Cl-生成
 
④ClO2与Na2S 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用于处理含硫废水时,ClO2相对于Cl2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