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东馆中学初三化学中考模拟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56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1/10/27

1.计算题(共1题)

1.
某合金可能由铜与镁、锌中的一种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10.0 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56.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4.0%的稀硫酸平均分四次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试求:
(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2)该合金除了铜外,另一种金属的是什么呢?(写出过程)
(3)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简答题(共1题)

2.
(10哈尔滨37).(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0g石灰石样品(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向其中加入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13.4g。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列出求解该样品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
(3)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4)向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中加入113.6g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只含一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欲配制150g上述实验所用的稀盐酸,需要36.5%的浓盐酸质量为   

3.单选题(共7题)

3.
“三效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B.此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4.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 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 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5.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B.SiO2C.NaOHD.H2SO4
6.
山梨酸(C6H8O2)是一种安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1
B. 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
C. 每个山梨酸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D. 山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7%
7.
下列各组物质对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
8.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②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③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泄漏的浓硫酸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9.
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吃的食物是(  )
A.AB.BC.CD.D

4.选择题(共6题)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为自己减刑

        ①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②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③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得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④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⑤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是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和外语呢,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
        ⑥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⑦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⑧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
        ⑨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为自己减刑

        ①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②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
        ③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得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④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
        ⑤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他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是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作棋谱和外语呢,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
        ⑥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作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
        ⑦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⑧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置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声中盘旋。
        ⑨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选自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

12.

古诗文默写。

1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题目
                                                                                          神话:人类最早的故事
       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开始的。因为一个民族渐渐发展了,就开始对世界和自己的来源感到疑惑,并做出各种解答。这些形形色色的答案,在现代人看来,都是些荒诞不经的神话。可是,远古时代的人类信之不疑,不断地进行不自觉地阐释和发挥,并代代相传。
       神话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区域性,不同的文明或民族都有自己所理解的神话含义。但是,在全球各地,也出现过对同一种现象充满惊人相似性描述的神话。如关于上万年前的全球大洪水的神话,在许多地区的同一时期都有类似的描述。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反映的是远古人类的宇宙观,是用来解释天地形成、人类万物产生的。几乎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这一类的神话,甚至还有不少有趣的相似性。中国、希伯来民族和古希腊的造人神话,均认为人类是神用泥土造出来的。
      “自然神话”是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解释。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熊星和小熊星》对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风雨雷电,乃至回声这样的自然现象的产生,做了很美丽的解释。
       数量最多的是“英雄神话”。这类神话产生比前两者稍晚,表达了人类反抗自然的愿望,也可说是人类某种劳动经验的概括总结。这时,人类已经不再对自然界产生极端的恐惧心理,有了一定的信心,就把本部落里具有发明创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加以夸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国的神农、黄帝、尧、舜、禹、后稷等。
        中国古代神话散见于各种书籍。现存最早、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其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早为人熟知。《淮南子》《列子》《风俗通》《述异记》和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中,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
        西方的神话则更加丰富了。古希腊神话是成体系的,神与神的关系复杂而且完整,主要见于两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古罗马神话多是承袭希腊神话的,只改了人名。其中表现的神都有和凡人相似的性情,如宙斯的残暴,很像人间的君王。古希伯来神话源于《圣经·旧约》。《世界最初的七天》《亚当与夏娃》和《诺亚方舟》故事,都取自其第一篇《创世记》,内容都与希伯来人所信仰的上帝耶和华有关。上述神话对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构成了西方文明的文化背景。
        因此,神话可以说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
                                                                                                                                                                (根据有关资料编写)

14.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màn___的时节,望去却也像fēi___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_____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_____,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_____辫子,盘得平的,_____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_____几_____。实在标志极了。

15.

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有猎于山者,射雄雉①而置雌雉,或问其故,曰:“置雌者留以招雄也,射雌则雄者飏②,并获则绝矣。”数月后,雌果招一雄雉来,猎者又射之。如是数年,获雄雉无数。一日雌雉随猎者归家,以首触庭前香案③而死。后其家人死相继,又为讼累而荡其产,未几猎者亦死,竟绝后。或曰:“人莫不爱其伉俪④,鸟亦然耶。”猎者之计虽狡,而雉鸟之报更惨矣。
【注释】 ①雉:俗称野鸭.②飏:飞走。③香案:放香炉的长条的桌子④伉俪:伴侣。

5.填空题(共1题)

16.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____乙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种);
(3)甲、乙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__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实验题(共2题)

17.
请根据以下实验要求从中选出所需合适仪器的编号,并写在横线上。

(1)做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浓度用____。
(2)过滤浑浊的石灰水用______。
(3)浓缩溶液所用的仪器是_______。
(4)在(2)、(3)两组实验操作中都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填名称)_________。
18.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_,所选用的收集装是_________
(4)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