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42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7

1.综合题(共1题)

1.
近几年我国某些工业城市酸雨污染较为严重,主要是因为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查阅资料】(1)“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SO2 + 2KMnO4 + 2H2O = K2SO4 + 2MnSO4 + 2 X 。 化学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2)“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一样,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资料,甲同学、乙同学和丙同学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3)甲同学:“实验操作”: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A、B两步实验:

“实验现象”: A中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
(4)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实验操作”:丙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装置在图中略去):

【探究与结论】(6)上图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要证明煤中含有碳元素和硫元素的现象是:丙同学的实验中B中__________ ,C中的溶液不褪色,D中______________。
【定量计算】 (8)用石灰石浆也能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2CaCO3+O2+2SO22CaSO4+2CO2 ,一座小型火力发电厂每天要燃烧100t煤炭,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4% 。
(1)如果尾气不处理,发电厂每月将向大气中排放_________吨SO2(按30天计算)?
(2)每天至少需要含80%碳酸钙的石灰石_________吨才能将其完全吸收?(写出解题过程)

2.单选题(共10题)

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某物质质量变化关系的是
A.将生锈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
B.将一定质量的红磷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将等质量的镁和铝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
D.向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硫酸
3.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团队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28.2克青蒿素中含有8克氧元素
B.青蒿素分子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C.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是氧化物
4.
如下图所示:若关闭Ⅱ阀打开I阀,紫色小花(用石蕊溶液染成)变红;若关闭I阀打开Ⅱ阀,紫色小花不变红。则甲瓶中所盛的试剂可能是:①浓H2SO4(有强吸水性) ②浓NaOH溶液(能大量吸收CO2) ③饱和NaCl溶液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
D.①②③
5.
高铁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修建高速铁路的轻轨需要大量的锰钢。锰钢属于(    )
A.合成材料B.高分子材料C.金属材料D.天然材料
6.
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液中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如图所示,则:

①固体乙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和Zn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Al(NO3)3和Zn(NO3)2
③若溶液甲是蓝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Cu(NO3)2和Zn(NO3)2
④若溶液甲是无色,则溶液甲中一定有Al(NO3)3、可能有Zn(NO3)2、一定没有Cu(NO3)2
⑤向固体乙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2
上述四种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
A.1个B.2个C.3个D.4个
7.
某同学归纳了以下知识点:①用肥皂水能区别硬水和软水;②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③农药和化肥施用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⑤全棉线燃烧时能闻到烧焦羽毛味;⑥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防止金属腐蚀,回收利用金属,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以及寻找金属的代用品;⑦解决“白色污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塑料制品,使用新型塑料,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⑤⑦B.①③④⑥⑦C.②④⑥⑧D.①③⑥⑦
8.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温度会下降的是 (    )
A.生石灰B.硝酸铵C.氯化钠D.浓硫酸
9.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B>C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C.t2℃时,20g B溶解于50g水中能形成70溶液
D.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A溶液转变为M点的A溶液,可以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0.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10.6g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4.4gCO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样品中只含有NaHCO3B.样品中混有KCl,也有NaHCO3
C.样品中有NaHCO3,也有Ba(NO3)2D.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可能含有KCl
11.
下列是今年实验考查中出现的一些同学的操作,正确的是   (    ) 
A.AB.BC.CD.D

3.选择题(共1题)

12.某中学规定学生的学期体育总评成绩满分为100分,其中平均成绩占2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小彤的三项成绩(百分制)依次为95,90,88,则小彤这学期的体育总评成绩为{#blank#}1{#/blank#}.

4.填空题(共2题)

13.
2018年3月5日台湾民进党政府宣布重启核电,而台湾是个地震多发的地区,可能重蹈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重大核事故,并不顾民意的反对欲开放来自日本核灾地区的食品。
(1)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钡、氙、碘、铯、锶等原子和一些粒子及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从物质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的变化上看,核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震发生后因断电海水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反应堆温度过高使水蒸气与钢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条件下氢气和空气混合爆炸,这一爆炸过程属于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爆炸引起核泄漏,造成铯137(137是相对原子质量)散逸到空气中。铯的核电荷数是55,则铯的中子数是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
A.科学、安全地利用核能B.充分利用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
C.尽可能多使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D.寻找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能源
14.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右图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_;
②配料中可用于腌渍蔬菜的物质是_________;
③小麦粉中富含糖类,糖类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最终转化为水和_____________;
④食用香精中含有香豆素(C9 H6 O2),香豆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现有H、C、O、C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轻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西气东输”中“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④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5.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b______.
(2)①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可选用装置A和______(选填序号)组合.装入药品前要先______;实验所用高锰酸钾工业上可用高纯度的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如下表:

②流程里K2Mn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③操作I的名称是_____。“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通CO2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若用稀H2SO4酸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K2MnO4+2H2SO4=2KMnO4 +MnO2↓+2K2SO4+2H2O 工业上不采用稀H2SO4酸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电解法也可以实现由K2MnO4向KMnO4的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与“通CO2酸化”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
(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序号)。
(4)用如图2装置制取CO2并验证相关性质。
①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反应属_______反应(写基本反应类型);
②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H装置中的现象可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