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探究题- (共1题)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为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结晶水合物受热后易失去结晶水,如CuSO4•5H2O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③无水氯化钙可做吸水剂;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固体和氧化钙
(三)设计与实验:
Ⅰ.固体的获取: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过滤、洗涤、室温晾干得蓝色固体。
Ⅱ.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用下图所示方案,进行实验,并得到下列现象:

(1)上图中无色气体为 ,所以猜想二不成立。
(2)向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屑,实验现象为 , 。
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
Ⅲ.定量测定固体的组成:

设固体为Cu(OH)2•CuCO3•XH2O,为测定其组成,称取24.0 g蓝色固体。继续进行实验:
图中注射器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x关闭,y处打开;拉注射器时,x打开进空气,y关闭。
实验步骤:①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反复推拉注射器;③称量B、C、D、E、F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加热B处玻璃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⑤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⑥再次称量B、C、D、E、F的质量。
问题探究:
(3)进行步骤⑤的操作中,注射器活塞要缓缓推动的主要目的是 。
数据处理:
(4)某兴趣小组利用上述方法,测得以下数据:(假定每步反应都完全)
| B | C | D | E | F |
反应前 | 124.0g | 250.0g | 300.0g | 350.0g | 360.0g |
反应后 | 116.0g | 253.6g | 304.4g | 350.1g | 360.0g |
E装置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
通过计算确定固体化学式中的X的值。
计算过程:
2.流程题- (共1题)

结合流程中提供的信息回答:
①写出流程Ⅱ中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流程Ⅱ废水中含有的物质有 ;
②经测定:流程Ⅳ中废水的pH为4,废水中一定没有 ;
③流程Ⅳ废水中除流程Ⅰ、Ⅱ引入的物质外,还含有 ,请设计简单
方案来证明你的推断: 。
3.选择题- (共6题)
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
甲 | 乙 | 丙 | 丁 | |
平均数(cm) | 185 | 180 | 185 | 180 |
方差 | 3.6 | 3.6 | 7.4 | 8.1 |
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 )
甲 | 乙 | 丙 | 丁 | |
平均数(cm) | 185 | 180 | 185 | 180 |
方差 | 3.6 | 3.6 | 7.4 | 8.1 |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示意图”,统计显示近年来有数十万人迁入该城市。
材料二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收集并进行处理后达到使用标准的系统,主要收集屋顶雨水和地面雨水。在目前我国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加重、城市内涝加剧的情况下,将雨水收集并利用势在必行。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大城市示意图”,统计显示近年来有数十万人迁入该城市。
材料二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收集并进行处理后达到使用标准的系统,主要收集屋顶雨水和地面雨水。在目前我国水资源紧张、水污染加重、城市内涝加剧的情况下,将雨水收集并利用势在必行。
4.单选题- (共7题)
|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肥皂水搅拌 |
C | 铁粉和炭粉 | 用磁铁吸引 | 加稀硫酸 |
D |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 测pH | 加稀盐酸 |
A. A B. B C. C D. D

A. 图①: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B. 图②:水的电解
C. 图③:向HCl与Na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a (OH)2溶液
D. 图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泡糖水时进行搅拌是为了增大白糖的溶解度
B. 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并形成了饱和溶液
C. 凉的糖水比热的糖水浓度大
D. 糖水“少掉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蒸发溶剂
C. t2℃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D. t1℃时,将3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80g
A. 肯定有KNO3 B. 肯定有KNO3,还可能有Na2CO3
C. 一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 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
5.填空题- (共2题)
①汽水中含有的酸 ; ②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主要成分之 ;
③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④制作叶脉书签的碱 。
(2)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
①填写下表。

②下图表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

请你在下图圆圈中处将BaCl2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的产物补充完整: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选择题:(6道)
单选题:(7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