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初三中考模拟化学试卷(D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30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7/8

1.简答题(共1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使我们爱吃的酸菜长期保存,一般是将酸菜放在陶罐中,盖上盖后,再在盖的周围放适量的水,这样做的目的是    以防酸菜变质。
(2)工业上用盐酸去铁锈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工业上用磁铁矿石炼铁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醋酸除水垢(主要成分CaCO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硫酸铵不能与熟石灰混合施用,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单选题(共7题)

2.
自然界的下列过程或现象中,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
A.南极冰川融化B.山体出现滑坡
C.地下石油的形成D.冬季窗户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3.
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X一定是CuCl2 B. Y可能是Na2SO4
C. Y可能是H2O D.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4.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5.
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话不正确的是
A.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B.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甲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无晶体析出
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乙﹥甲﹥丙
D.t2℃时,100g甲物质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0g
6.
下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可能依次为Fe、NaOH、CO2
B.丙物质只能是氧化物或盐
C.当乙为NaOH时,它可由Ca(OH)2与Na2CO3反应生成
D.当甲为一种碱时,它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可能产生两种沉淀
7.
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或离子质子数一定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单质和化合物,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8.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金属与酸反应D.加热液体

3.选择题(共1题)

9.

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7年2月15日,青岛市政府出台《青岛市中小学校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中小学校对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可进行适当惩戒,且应将惩戒规定向学生公开。

    此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广泛讨论。赞成方认为,中小学和教师应该拥有“惩戒权”,小惩大戒对孩子成长有积极意义。反对方则认为,中小学和教师不应拥有“惩戒权”,惩戒容易助长体罚学生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态度中立方认为,学生犯错应该惩戒,但须明确惩戒的范围和方式,把握好惩戒尺度。

    对于这一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材料和现实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填空题(共4题)

10.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   
(2)实验1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1在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少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体积,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即可)。
(4)实验2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电解一段时间后,甲试管中的气体体积比乙试管中的气体体积 (填“多”或“少”)。
(5)实验2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11.
(5分)金属材料的应用非常广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铝制品比铁制品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的表面能生成一层  ,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2)铜可以拉成铜丝,这是利用了金属的
(3)锰(Mn)钢属于铁合金,可用于制造钢轨。取少量的锰钢碎屑加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底部剩有固体,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4)将一定量的锌粉放入稀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固体是  ;滤液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12.
已知A﹣E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A和D是两种常见的碱;B是一种常见的酸,且只含有两种元素;C是一种钠盐.它们相互间转化或发生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   ,C的化学式是   
(2)C→E发生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3.
(6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友情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写出一个初中化学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收集(2)中所得气体可选用的一种装置是  ,利用该装置还能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下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人。

5.实验题(共1题)

14.
(6分)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NaOH;
②可能是Na2CO3
③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