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福建省漳浦第三中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12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8

1.简答题(共2题)

1.
(1)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①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填字母)。
A.金属硬币  B.铝制导线  C.铜制火锅
②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防止铁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④在焊接钢管时,工人师傅通常用稀盐酸先将其表面的铁锈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品保鲜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保护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保鲜剂等。一次,小明在食用盒装月饼时,发现用于保鲜的小纸袋中盛放着一种灰黑色粉末,几天后,看到灰黑色粉末已经变成红棕色。请回答:
①小纸袋中盛放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氮气 B.生石灰 C.铁粉 D.无水硫酸铜
②为什么这种物质能起到保鲜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经过“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归纳总结了NaOH生物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能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反应②,小明同学将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可选用CuSO4溶液与NaOH反应生成另一种碱(不溶于水)和另一种盐,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请你写出NaOH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综合题(共1题)

3.
(1)小刚同学在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时,其配制过程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图中a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
②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③小刚同学要配制9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
④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的右盘中,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____(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小刚同学俯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________(填“>”、“<”或“=”)7。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____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_____________(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____次。

3.计算题(共1题)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采集了一些大理石样品,为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样品6g粉碎成粉末状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时(已知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共用去稀盐酸36.5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á)
(1)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100g配制成所需10%的稀盐酸,需加入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

4.单选题(共10题)

5.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铁水铸锅B.石蜡熔化C.钢铁生锈D.水的蒸发
6.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金属银可与硝酸亚铁溶液发生置换反应B.铜丝做电线是应用了铜的导电性
C.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D.金的化学性质最不活泼
7.
下列四个实验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要进行的实验是(    )
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B.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8.
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9.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先调节天平平衡,再称量
C.实验室用CO与 Fe2O3反应制取铁时,先通CO,再点燃酒精灯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水,再缓慢注入浓硫酸,并不断搅拌
10.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食醋除水垢B.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C.用汽油清洗油渍D.用稀盐酸除铁锈
11.
厨房常用的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食盐     B. 植物油 C. 白糖 D. 白酒
12.
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有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 )
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C.溶液的质量都增大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13.
经测得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pH如下:

人体疲劳时血液中产生较多的乳酸,使体内pH减小。缓解疲劳,需补充上述食物中的( )
A.苹果汁B.葡萄汁C.牛奶D.豆浆
14.
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浓酸或浓碱的试剂罐外应张贴的图标是( )
A.AB.BC.CD.D

5.填空题(共2题)

15.
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_________元素。
(2)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铝原子易_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

(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____(填字母序号)。
A.单质B.氧化物C.碱D.盐
(4)工业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  4Al+3O2↑,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16.
(1)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_。
t1℃时,能否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丙溶液,_______(“填“能”或“不能”)。
(3)t1℃时,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4)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所得溶液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综合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10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