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年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0626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9/5/6

1.流程题(共1题)

1.
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9.3%。工业上利用钛白粉制备海绵钛的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Ⅱ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海锦钛,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Ⅲ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
(3)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发现反应时有白雾产生,用如下两个装置来找原因,其目的是:___________。

同时又展开了下列思考与探究:
(3)催化剂MnO2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呢?
他们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采用不同质量MnO2粉末做催化剂,测定各次收集到5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结果如下:(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MnO2粉末用量(克)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所用时间(秒)
17
8
6
3
2
2
2
2
2
2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MnO2粉末的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
(4)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呢?小组同学又做了一组实验:
每次均取5mL30%的H2O2溶液,然后稀释成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均在20℃室温下进行,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7
8
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
3%
5%
10%
15%
20%
25%
30%
MnO2粉末用量(克)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收集到540mL气体时所用时间(秒)
660
220
205
80
25
9
4
3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3)实验反思:MnO2颗粒的大小对反应速率是否有影响?请设计实验证明(语言叙述,不用画装置图)___________。

3.简答题(共1题)

3.
钢铁被称为工业的骨骼,而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发明铸铁技术。写出工业上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合题(共1题)

4.
阅读下面短文。
酵母与泡打粉:生活中制作糕点、馒头时一般都要添加酵母或泡打粉进行发酵。在面团发酵初期,面团中的氧气和其他养分供应充足,酵母的生命活动非常旺盛,进行着有氧呼吸,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接着面粉中原有的微量蔗糖及新产生的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与果糖,最后被酵母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面团中的氧气有限,酵母的有氧呼吸逐渐转为无氧呼吸,生成的二氧化碳在面筋的网络中出不去,加热蒸烤时,二氧化碳受热膨胀,使糕点变得松软。用酵母做的食品松软可口,有特殊风味,易于消化。酵母本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维生素B,可以增加营养价值,因此面点大都用酵母发酵。糖和油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用酵母发酵耗费的时间长,而且发酵时间与温度相关(如图)。因此,也有用泡打粉来代替酵母制作糕点的。泡打粉一般是碳酸氢钠与酒石酸的混合物,通常为碳酸盐与固态酸。将泡打粉调和在面团中,碳酸氢钠与酒石酸遇水以及碳酸氢钠受热时都会产生出二氧化碳气体,使面点成为疏松、多孔的海绵状。泡打粉使用时不受发酵时间限制,随时可用,对多油多糖的面团也照样起发泡疏松的作用。缺点是它的碱性会破坏面团中的维生素,降低营养价值,若混合不均匀反而会导致面制品中有的地方碱太多发黄而不能吃。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酵母和泡打粉都能使制作的面食疏松多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5-10h内,酵母发酵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
(3)酵母本身营养丰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aHCO3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有关酵母和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酵母发酵的过程中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
B 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宜食用酵母发酵制作的面食
C 泡打粉的发酵效果与面团中含糖、含油多少无关
D 酵母可以直接使面团中的淀粉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5.单选题(共5题)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H2OC.KMnO4D.NaCl
6.
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b中得到H2     B. 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H2和O2组成 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7.
实验室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计算,需称量25gNaCl,量取25mL水。
B.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若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则应减少砝码
C.量取水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水平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标签写法如图所示
8.
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
C.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将55g的a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5g溶液
9.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A.纯碱B.烧碱C.小苏打D.熟石灰

6.选择题(共1题)

10.

阅读肖万君的《切莫错待“半小时”》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半小时”在一些人看来,是零星的时间。因其小、零碎,一些人从不将其放在眼里,而是轻易让其白白流失。
         ②比如,有的人上班经常晚到“半小时”,下班经常早走“半小时”;有的人一看只剩下“半小时”了,以为干不成什么事了,就撂下正事闲聊乱侃起来。
         ③当对此提出异议时,有人辩解道:“不就是短短的‘半小时’嘛!有它能办成个什么事?无它又有什么大不了?”
         ④“半小时”,真的是无济于事、可有可无吗?据笔者所掌握的有关资料看,一些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伟人,都不是这样认识和对待时间的。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他在总结自己事业成功的经验时告诫人们:“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鲁迅先生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因为如此,他著作等身,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真是: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
         ⑤为什么一些人只看重成块的“大段时间”,而不把零星的“小段时间”放在眼里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只有“大段时间”才好办事情,用起来才方便,而零星的“小段时间”,一次办不完一件事,用起来有些麻烦。
         ⑥应当认识到,                                                        。“大段时间”比较集中,用起来充裕、方便,“小段时间”比较分散、零碎,用起来较为麻烦,这是两者的不同。但是,“大段时间”是由“小段时间”积成的,是含在一节节“小段时间”之中的,没有分分秒秒,就没有“半小时”、“一小时”,没有月月年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善于利用时间,不仅“小段时间”会失掉,“大段时间”的效率也会降低,“大段时间”也会转化成为“小段时间”。一个人每天、每周、每月要做许许多多事情,每件事情不会都是恰恰用整时间做完。人的一生中是会经常地、大量地遇到零星的“小段时间”的,充分利用好这些零星的“小段时间”,对于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⑦“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立志事业有成的朋友们,请珍惜工作中的一个个“半小时”,过好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吧!    (选自《人民日报》)

7.填空题(共2题)

11.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尝试寻找生活中的物质制作酸碱指示剂。以下表格是分别向不同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的现象,请回答:

(1)紫薯汁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草木灰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12.
某自热米饭的配料包括米饭、牛肉、萝卜、土豆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

8.实验题(共1题)

13.
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两个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实验一:证明可燃物燃烧条件。A中放有过氧化氢溶液,B中放有一定量二氧化锰;C中放有约半瓶80℃热水,C中左侧长导管出气口处放一块白磷。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观察到C中白磷燃烧。该实验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该实验C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2)实验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B中充满二氧化碳,C中液体是足量稀盐酸,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A中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广口瓶中,关闭活塞,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