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石屯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0001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5

1.流程题(共1题)

1.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_____;金属B是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在过程中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_____。判断步骤2是否适量的依据是:_____。若没有稀硫酸,还可以加入适量的_____溶液。

2.计算题(共1题)

2.
某同学用含锌65%的不纯锌粒1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与稀硫酸不反应).(Zn+H2SO4=ZnSO4+H2↑)计算:
(1)10克锌粒中含有锌的质量_____;
(2)理论上可生成氢气多少克_____?

3.简答题(共2题)

3.
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请回答:
(1)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下列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铁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赤铜矿(Cu2O)    B.赤铁矿(Fe2O3) C.软锰矿(MnO2
(3)生活中人们喜欢用铝制品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难生锈,铝制品难生锈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为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将大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
(5)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米粿是一种客家美食。将原料糯米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放入锅中煮至翻滚,捞起沥干水分,用“兑砻”捣成黏块,揉成团,放入蒸笼蒸30min即可做成软而洁白的米粿。
(1)糯米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
(2)检验清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_____。
(3)“捞起沥干水分”与实验室_____操作原理相同。
(4)刚做好的米粿,可闻到浓郁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具有_____的性质。

4.单选题(共9题)

5.
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导电B.不易燃烧C.不易汽化D.密度比空气小
6.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
7.
永春盛产佛手茶,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7H14O3N2)、锌、硒等多种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属于化合物
C.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D.茶氨酸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7﹕14
8.
下列曲线不能正确表达对应反应过程是(  )
A.铜与共热
B. 
C.过氧化氢分解
D.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9.
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下列有关做法合理的是(  )
A.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B.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C.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D.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10.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垃圾分类回收,不乱扔电池
B.使用新能源,减少燃烧煤、石油
C.禁止使用化肥农药,避免污染水体
D.使用易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11.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12.
“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
A.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D.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闻药品的气味
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5.选择题(共1题)

14.

 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保持了物质的化学性质,保持水银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汞原子,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blank#}1{#/blank#}

(2)某金属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第四层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则该电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的阳离子的符号是{#blank#}2{#/blank#} ,若该原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该金属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blank#}3{#/blank#} ;若老年人体内缺少该金属元素则可能发生{#blank#}4{#/blank#}

(3)将一定质量的Al加入到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blank#}5{#/blank#} (填化学式);铝的化学性质较活泼,但金属铝却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blank#}6{#/blank#};飞机外壳用的主要材料是硬铝,硬铝属于{#blank#}7{#/blank#} 填序号.

①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②合金;       ③复合材料.

(4)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而老式硫酸厂污染环境十分严重,其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其废液中的硫酸会造成水体污染,我们可用烧碱溶液处理硫酸厂的尾气,烧碱与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8{#/blank#};我们常用消石灰中和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请说出处理硫酸厂废液中的硫酸为什么用消石灰而不用烧碱的原因是{#blank#}9{#/blank#}(答一点即可).

6.填空题(共2题)

15.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该反应生成物中_____单质(填“有”或“无”);
(2)该反应属于_____(填反应类型);
(3)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_____;
(4)发生化学反应前后_____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填“有”或“无”)。
16.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1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图。甲是_____,氧气、汞和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2)图2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a=13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_。
(3)图3中氯元素位于_____(填“A”或“B”)处。氧气和硫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本质原因是_____。

7.实验题(共2题)

17.
根据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图F实验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反应结束后冷却,对制取氧气后的固体残渣(假定已完全反应,锰酸钾易溶于水)作如下回收处理:
①通过以下四步实验操作回收二氧化锰。正确操作的先后顺序是_____(填写序号)。
A 烘干 B 溶解 C 过滤 D 洗涤
②过滤、蒸发时都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
A 酒精灯 B 烧杯 C 玻璃棒 D 漏斗
18.
请你参与探究,联想到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反应原理的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a)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b)E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
(c)实验中应先点燃E装置的酒精喷灯还是G装置的酒精灯_____。(用E或G填空)
(d)G装置的作用是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计算题:(1道)

    简答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