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化学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29956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9/8

1.综合题(共3题)

1.
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回答下列问题:

(1)外电路的电子流方向是由__________极流向__________极。(填字母a或b)
(2)电池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MnO2可与KOH和KClO4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K2MnO4,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4和Mn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
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占95%,写出海水中碳酸氢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根据流程图中的箭头读出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只来自H2O,用18O标记物质的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____+____(CH2O)x+x18O2+xH2O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海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下),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标出导管进、出洗气瓶的情况和加酸酸化的仪器并指出所用的酸)
____
指出两个盛装NaOH溶液的洗气瓶的作用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定。将吸收液吸收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HCl溶液滴定,从而测得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a室发生的电极反应生成的离子与海水中的H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在_____室进行(填“a”、“b”或“c”)。
②b室排出的海水不可直接排回大海,应用该装置中____室产生的物质处理(填“a”、“b”或“c”),使海水接近中性后排回大海。
3.
毒重石的主要成分为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从而____。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5%的盐酸,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____。
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滴定管
(2)
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____(填离子符号),此时,溶液中该离子的浓度为__mol·L-1。加入NaOH调pH=12.5,溶液内剩余的阳离子中______完全沉淀,____(填离子符号)部分沉淀。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
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Ksp[Fe(OH)3] =2.6×10-39
(3)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2HCr2+H2O Ba2+CrBaCrO4
步骤Ⅰ:移取x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0mL。
步骤Ⅱ:移取y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
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使用酸式滴定管,读数时应精确到____mL。BaCl2溶液的浓度为____mol·L-1,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盐酸滴至锥形瓶外,Ba2浓度测量值将____(填“偏大”或“偏小”)。

2.单选题(共5题)

4.
某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以Li2CO3、K2CO3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时,该电池工作原理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CO32-向负极移动
C.a为CH4,b为CO2
D.此电池在常温时也能工作
5.
将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uSO4溶液和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石墨电极进行电解,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 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点pH小于7是因为Cu2+水解使溶液显酸性
B.C点的pH比A点的pH小
C.BC段阴极产物是H2
D.CD段电解的本质是电解H2O
6.
已知:pAg=-lg c(Ag),Ksp(AgCl)=1×10-12。如图是向10 mL AgNO3溶液中逐渐加入0.1 mol/L的NaCl溶液时,溶液的pAg随着加入NaCl溶液的体积(单位:mL)变化的图像(实线)。根据图像所得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也为0.1 mol·L-1
B.图中x点的坐标为(10,6)
C.图中x点可认为溶液中Ag被沉淀完全
D.把0.1 mol·L-1的NaCl换成0.1 mol·L-1NaI,则图像在终点后变为虚线部分
7.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不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分别测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pH,二者的pH分别为2和12
常温下,醋酸和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相等
B
向均盛有2mL5% H2O2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0.2mol•L﹣1 FeCl3,和0.3mol•L﹣1CuCl2溶lmL,前者生成气泡的速率更快
催化效果:Fe3+>Cu2+
C
向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加入镁条,产生气泡的速率会先加快再减慢
反应产生气泡速度变化,是因为醋酸电离平衡先正向移动,再逆向移动
D
向醋酸溶液中滴加少量Na2SiO3溶液,观察到白色沉淀
醋酸的酸性强于H2SiO3
 
A.AB.BC.CD.D
8.
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B.为使反应充分进行,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C.测酸溶液的温度后,未冲洗温度计就测碱溶液的温度,会使中和热的数值偏大
D.为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