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90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1/28

1.简答题(共2题)

1.
(3分)久置的氢氧化钠中常含有少量的碳酸钠。某实验小组取久置的氢氧化钠12 g,加65 g水完全溶解后,再缓慢加入25 g石灰乳(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物),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沉淀质量为2 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
(3分)镁合金是良好的轻型结构材料,广泛用于空间技术、航空、汽车和仪表等工业部门。工业上用电解氯化镁的方法生产金属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Mg + Cl2↑。某工厂要生产出120 t金属镁,至少需要电解氯化镁多少吨?

2.单选题(共10题)

3.
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C.氯化钠溶液用于选种 D.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4.
下列图示中的水,可以看作纯净物的是
A.河湖水B.温泉水C.蒸馏水D.自来水
5.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易溶于水
B.一氧化碳会导致煤气中毒
C.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不能供给呼吸
D.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
将少量下列物质混合,充分振荡后形成溶液的是
A.植物油和水B.蔗糖和水
C.洗涤剂和油污D.泥沙和水
7.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加热到40℃时,乙溶液为饱和溶液
8.
小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
9.
下表是某些农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农作物

甜菜
小麦
大豆
pH
4.5~5
7~7.5
6.2~7.5
6.5~7.5
 
某地区的土壤呈弱碱性,你认为该地区最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A.茶B.甜菜C.小麦D.大豆
10.
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B.高锰酸钾紫色溶液用来作酸碱指示剂
C.食盐可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
D.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11.
下列有关化学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B.CO2会导致全球变暖,所以大气中CO2越少越好
C.所有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都伴随着热量放出
D.人类应更多地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12.
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实验方法
A
白酒和白醋
①观察颜色 ②闻气味
B
食盐和白糖
①加稀盐酸 ②加水溶解
C
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①点燃闻气味 ②观察色泽
D
酸性厕所清洁剂与碱性厨房清洁剂
①测pH ②加石灰石
 
A.AB.BC.CD.D

3.选择题(共18题)

13.

读图,“世界海陆分布图”,对甲、乙气候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14.

高尔基说:“生活愈艰难,我愈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至更聪明。”这说明(    )

15.

高尔基说:“生活愈艰难,我愈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至更聪明。”这说明(    )

16.

高尔基说:“生活愈艰难,我愈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至更聪明。”这说明(    )

17.

高尔基说:“生活愈艰难,我愈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至更聪明。”这说明(    )

18.

某地3名小学生因探险失联。孩子们走在陌生的山路上,天渐渐黑了,他们越走越害怕,一直不停地大声哭喊,感觉越来越疲惫,离家也越来越远。这3名小学生表现出了(    )

19.

某地3名小学生因探险失联。孩子们走在陌生的山路上,天渐渐黑了,他们越走越害怕,一直不停地大声哭喊,感觉越来越疲惫,离家也越来越远。这3名小学生表现出了(    )

20.

如图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21.

如图漫画所示,实施阶梯水价的根本目的是(  )

22.

青少年要养成阅读习惯,是因为(    )

23.

一个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时,能够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这主要体现了良好意志品质具有(    )

24.

一个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时,能够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这主要体现了良好意志品质具有(    )

25.

一个人在碰到挫折和失败时,能够调节自己的消极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不灰心、不气馁、不焦躁,这主要体现了良好意志品质具有(    )

26.

2016年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吕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卫星发射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

27.

2016年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吕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卫星发射时,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

28.

读“地球运动演示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29.

读“某大洲轮廓示意图”,图中甲处所在的大洋是(  )

30.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根据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到2020年之前,从北京到香港的高速铁路将全线贯通,车程将由目前的23小时缩短至8小时,这将对中国北部、中部、南部的高速客运交通,经济的联系和沟通起到重要作用

材料二:京港高速铁路示意图和我国东部农作物分布图

4.填空题(共3题)

31.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性。
(2)下列汽车配件及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

a.钢铁外壳 b.玻璃车窗 c.橡胶轮胎 d.羊毛座垫
(3)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
①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隔绝____________和水。
②喷漆前需将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收再利用生锈的铁制品是保护金属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右图所示的废铁粉中Fe2O3含量大约在80%(其余20%为铁)左右,回收后在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将其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若回收100 t这样的废铁粉可以得到__________t铁。
32.
小明参观某盐场,带回来一些盐田中盐堆旁的水样进行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盐田 盐堆旁的水样
(1)小明观察到自己带回的水样有些浑浊,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应采用的方法是 。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玻璃棒、(填下图序号)   ,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a. b.    c.    d.  e.    f.   g.    h. i.
(2)小明想从操作(1)后的澄清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操作时应选择的仪器是(填上图序号)   
(3)小明未作实验就判断自己带回来的水样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33.
(6分)汉堡是一种常见快餐食品。请根据下表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某品牌汉堡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份
每日营养素建议摄入值
能量
1641 kJ
8400 kJ
蛋白质
19.6 g
60 g
油脂
23.5 g
<60 g
糖类
24.7 g
300 g

814 mg
2000 mg

130 mg
800 mg
(1)①表中的钠、钙是指(填字母序号,下同)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②当人体内缺少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a.骨质疏松    b.贫血病 c.夜盲症 d.坏血病
(2)①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_。
②表中列出的营养素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3)汉堡常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纸进行包装。请从环保的角度分析,用纸而不用塑料包装的好处是
(4)根据上表分析,若仅依靠汉堡提供每日所需的能量,摄入量超标的项目是

5.实验题(共3题)

34.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稀盐酸至   时停止。
(2)当观察到烧杯中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进行的操作是  ,关闭活塞b,轻轻振荡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红认为仅做上述实验有不足之处,应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只需将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  即可。
(4)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应在实验前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验(不另加仪器),方法为  
35.
现有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未知白色粉末,它们分别是食盐、纯碱、去污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钙)和使用过的生石灰干燥剂。化学小组为了确定每种未知固体的成分,将它们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后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1: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溶解
②、③ 完全溶解,①、④ 均在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且①中有明显放热
实验2: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取上层清液,加入试剂A
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实验3:分别取样于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试剂A
白色固体均消失;①③④均有气泡产生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物质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物质②为___________,试剂A为___________。
(3)实验3中,试剂A与物质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判断,物质①中一定含有的成分是___________。
36.
小军家的下水管道堵了。爸爸买回一种“管道通”,使用后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了。小军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下水管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2NaOH + ==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一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②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按照下图安装两套仪器。

 
②两套仪器中分别依次加入银灰色粉末和稀盐酸;银灰色粉末和
都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
③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持续冒出时,收集1试管气体,验纯。(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验纯时的操作和现象:(两套仪器相同)
  
④在导管口点燃气体。(两套仪器操作相同)
都产生淡蓝色火焰。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应用)使用管道通时,先将其中银灰色粉状固体添加于被堵塞的管道中,然后再加入白色固体颗粒,倒入一杯水,堵上管道口。一会儿,管道内发生化学反应。根据题目信息,推测管道内的反应现象是     
(反思)①老师告诉小军,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要确认猜想(1)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②根据本实验分析,使用“管道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填一条即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8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