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盐边县红格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855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6/26

1.简答题(共2题)

1.
加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以防治碘缺乏病的发生。通常每千克食盐含碘25mg。
(1)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至0.1%)
2.
我国家用能源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燃气时代。小华在家里打开煤
气罐(内装液体燃料)时,听到“咝咝”的声音。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如果你是小华,在家里你检测燃气是否泄漏的简单方法是    为了便于提醒用户煤气是否泄漏,国家统一规定必须在燃气中加入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请说出乙硫醇可能具有的性质 (至少两条)。
(2)刘菲为同学们表演了一组魔术,她在3个盛有相同液体的玻璃杯(分别编号A、B、C)中,分别倒入三种不同的液体,同学们看到下列奇特现象:A杯变成红葡萄酒,B杯变成“汽水”(有大量气体生成),C杯变成“牛奶”(有白色浑浊)。请你给刘菲揭开魔术的秘密。
①B杯中生成的气体可能是 (填化学式)。
②写出C杯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单选题(共11题)

3.
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A.苹果腐烂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C.生物呼吸D.白磷自燃
4.
通过下列变化,均无法得到单质的是(    )
(1)分解反应    (2)化合反应    (3)置换反应 (4)复分解反应
A.(1)、(2)B.(1)、(3)C.(3)、(4)D.(2)、(4)
5.
向稀盐酸和CuCl2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向滤液里加入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HCl、NaClB.滤液中可能有HCl、NaCl、CuCl2
C.滤液中一定有CuCl2D.滤液中一定有NaCl、NaOH
6.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Mg2+: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 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 2H:2个氢元素
D. Ca+2O: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
7.
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大蒜素,其化学式为C6H10S3,能杀菌,具有一定的
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大蒜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个大蒜素分子中含有5个氢分子
B. 1个大蒜素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3个硫原子构成
C.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分子中C、H、S元素原子质量比为6∶10∶3
8.
为解决登山、潜水人员呼吸困难的问题,他们应携带的物质为()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
9.
将80g20%的NaCl溶液变成1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加入80g水B.加入16gNaCl
C.倒掉40gD.加入40g5%的NaCl溶液
10.
草酸是一种酸,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是一些蔬菜(如菠菜)和草本植物(如秋海棠、芭蕉等)中常有的成分,它在工业中有重要的作用。请根据所学酸的性质推测,草酸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或用途是(  )
A.能用于除铁锈
B.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C.能用于除水壶内的水垢
D.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11.
小亮同学周未的晚餐食谱是:主食—米饭和面包,配菜—大白菜,蒸南瓜、油
炸薯片、醋拌黄瓜。小亮的晚餐食谱中缺乏的营养素是(   )
A.糖类B.蛋白南C.油脂D.维生素
12.
中科院广州研究所采用纳米技术,成功开发出了“CO2制取全降解塑料”的新
技术。则下列有关此项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塑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B.将有助于缓解“温室效应”
C.有助于减少“白色污染”D.是纳米技术应用的重大突破
1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3.选择题(共15题)

14.在温度和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目越多压强就越大.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在温度和体积相同的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目越多压强就越大.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6.

中国共产党​             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    )

17.

中国共产党​             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    )

18.

中国共产党​             于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重大问题,制定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等。(    )

19.

某发达城市日前公布2016年中考“新政”:新居民子女在该市参加中考,符合条件者可与本地学生同等录取。这一“新政”有利于(    )

①保障新居民子女的受教育权      ②推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③杜绝新居民中的不文明现象      ④普及义务教育,培养应试能力

20.

某发达城市日前公布2016年中考“新政”:新居民子女在该市参加中考,符合条件者可与本地学生同等录取。这一“新政”有利于(    )

①保障新居民子女的受教育权      ②推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③杜绝新居民中的不文明现象      ④普及义务教育,培养应试能力

21.

以下选项中最适合作为如图标题的是(    )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3.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6年7月5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审结一桩考试作弊案:28岁的汪某利用网络和QQ向考场内的考生传送试题答案,借此收取服务费。法院以非法出售答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该案是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济南首例作弊入刑案。

24.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6年7月5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审结一桩考试作弊案:28岁的汪某利用网络和QQ向考场内的考生传送试题答案,借此收取服务费。法院以非法出售答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该案是我国《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济南首例作弊入刑案。

25.3月20日,第三届重庆国际马拉松赛在南滨路落下帷幕,共有五万多名长跑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比赛,在下列参赛者所使用的物品中,属于天然纤维制品的是(   )
26.

2016年8月5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开幕式上,巴西人民不仅向世界展示了巴西风情,还展示了其他国家独特的文化元素。这种不同文化的交流(    )

①有利于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汲取营养   ②有利于不同国家和民族和睦相处

③尊重了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           ④不利于各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7.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2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4.填空题(共6题)

29.
写出下列符号:
(1)氦气    。(2)4个氢氧根离子
(3)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化肥厂在合成氨的同时,还得到有毒的副产品甲醇,对它的处理反应之一是:5CH3OH+12O2+6X=3N2+5CO2+19H2O,则X的化学式为
30.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甲的溶解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的溶解度。
(2)要使饱和甲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填一种)。
(3)在20℃时,把甲、乙各10g固体分别加入到两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所得甲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若将温度都升高到30℃,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10℃时,向12%的100g甲溶液中加水60g,可得到溶液 g,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1.
现有下列六种物质:①葡萄糖;②熟石灰;③酒精;④硝酸钾;⑤硝酸铵;⑥氯化钠,请从其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其化学式填空。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农业上可作复合肥料的是
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是
32.
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的性质:
(1)通常情况下,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

(2)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如下图,将一支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烧杯中,试分析反应完全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33.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共热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将反应后的剩余物质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溶解后分离的主要操作是    
34.
构建知识网络,理清物质间的相互关系,是化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们能在下图圆圈中填写适当物质的化学式,使得直线相连的两物质能相互反应,且分别反映出单质与Ca(OH)2的三条不同的化学性质。

请问:
(1)单质A是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__;
(2)写出其中的3个属于不同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35.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导致许多实验需要改变,或者发生异常现象。
(探究一)
有一乡村中学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甲(图1)、乙(图2)两学生找来铝制易拉罐皮(代替锌粒),各自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所示),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大试管套在小试管上收集氢气)   

(1)哪个学生设计的比较合理?    
(2)用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操作过程是
 
(3)在家里,还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废易拉罐皮和稀硫酸完成反应?    
  (任写一组物质名称)
(探究二)
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元凶,减少它的产生和除去它,成为每个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小敏、小丽、小静和我为了探究CO2与NaOH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小敏的方法)在一个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倒入约体积的NaOH溶液,发现塑料瓶变瘪。小敏宣布验证了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我不同意小敏的看法,理由是
我的做法是
(小丽的方法)在NaOH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再通入CO2,如果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酚酞溶液应该由红色变成无色。(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我不同意小丽的看法,原因是
(小静的方法)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取少许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澄清的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浑浊。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我的方法)我用的物质与其他三位同学都不一样,证明反应的发生。我的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5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