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1.
现有含HCl和CuCl2的混合溶液50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 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③ 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___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④ 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_______。

① 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② 当加入NaOH溶液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③ 求混合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________;(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④ 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总质量_______。
2.流程题- (共1题)
2.
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NaNO3、MgCl2、CuSO4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小明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

①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
② 探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③ 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融雪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①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
② 探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③ 融雪剂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融雪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共18题)
10.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③既可说明将粗盐提纯,又可以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④既可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甲 |
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③既可说明将粗盐提纯,又可以说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④既可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A.①③⑤ | B.①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12.
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并放热 |
C.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盖子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
13.
下列现象或操作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或行为 | 解 释 |
A | 用活性炭做冰箱除味剂 | 活性炭能与异味发生化学反应 |
B | 浓盐酸要密封保存 | 浓盐酸易挥发,使溶液中溶质减少 |
C | 存放钾肥要防止雨淋 | 钾肥都易溶于水,雨淋后使肥分流失 |
D | 白磷要保存在水中 | 白磷的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
A.A | B.B | C.C | D.D |
14.
除去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操作(括号内)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钙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 (稀盐酸) |
B.稀盐酸中混有少量的稀硫酸(硝酸钡溶液 |
C.熟石灰中混有生石灰(水) |
D.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木炭粉 (在空气中灼) |
17.
有关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 mL量筒量取8.2 mL水 |
B.用电子天平称取5.6 g氧化铜粉末 |
C.用广泛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5 |
D.用5mL水和5mL酒精配制10 mL酒精溶液 |
4.选择题- (共23题)
23.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物体在与水平面成α=37°角大小为10N斜向下的推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4s末撤去F.(g=10m/s2,sin37°=0.6,cos37°=0.8)求:
25.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6.为了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7.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B对墙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压力为F2.在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的过程中( )
30.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4kg,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上的恒力F=10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g=10m/s2,sin37°=0.6,cos37°=0.8).求:
32.木块A、B分别重50N和7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用F=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滑动摩擦力近似等于最大摩擦力.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 )
33.滑沙游戏中,游戏者从沙坡顶部坐滑沙车呼啸滑下,途经三段粗糙程度不同的沙面.为便于研究,作如图简化:游客从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进入动摩擦因数μ1=0.3的AB段沙坡,5s后进入BC段沙坡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沙坡底端C点,接着在水平滑道CD上继续滑行直至停止.已知游客和滑沙车的总质量m=70kg,滑道AB段与BC段倾斜角相同,其倾斜角θ=37°,两段总长LAC=135m (滑沙车经过C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sin37°=0.6,cos37°=0.8,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
34.滑沙游戏中,游戏者从沙坡顶部坐滑沙车呼啸滑下,途经三段粗糙程度不同的沙面.为便于研究,作如图简化:游客从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进入动摩擦因数μ1=0.3的AB段沙坡,5s后进入BC段沙坡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沙坡底端C点,接着在水平滑道CD上继续滑行直至停止.已知游客和滑沙车的总质量m=70kg,滑道AB段与BC段倾斜角相同,其倾斜角θ=37°,两段总长LAC=135m (滑沙车经过C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sin37°=0.6,cos37°=0.8,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
4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4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4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的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5.填空题- (共4题)
45.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注: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⑸ ;其摩尔质量为 ⑹ ;
0.5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 ⑺ 个氢原子。过氧乙酸在氧气中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⑻ 。
② 某学校欲用100克85%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2%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教室内喷雾消毒,可配溶液 ⑼ 克,需加水 ⑽ 克。
①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 ⑸ ;其摩尔质量为 ⑹ ;
0.5mol过氧乙酸中约含有 ⑺ 个氢原子。过氧乙酸在氧气中点燃,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⑻ 。
② 某学校欲用100克85%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2%的过氧乙酸溶液进行教室内喷雾消毒,可配溶液 ⑼ 克,需加水 ⑽ 克。
46.
图一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请根据图一回答问题:

①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
② 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_____________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 图二中,20℃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精确到0.1)
④ 图二中,40℃时将A、B、C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________(填“﹥”、“﹦”或“﹤”)。
⑤ 图二中,20℃时,A、B、C三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有关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性质描述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Ⅰ.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Ⅱ.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Ⅳ.溶液的密度一定相等

① 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
② 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_____________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③ 图二中,20℃时将20gA物质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精确到0.1)
④ 图二中,40℃时将A、B、C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________(填“﹥”、“﹦”或“﹤”)。
⑤ 图二中,20℃时,A、B、C三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有关这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性质描述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Ⅰ.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Ⅱ.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Ⅲ.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Ⅳ.溶液的密度一定相等
47.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① 标号a、b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NH3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______(选填序号)。
④ 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① 标号a、b的仪器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② 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NH3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______(选填序号)。
④ 实验室用BC装置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
6.实验题- (共1题)
48.
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 ⑻ 、 ⑼ 。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⑽ 。
② 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 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 ⑾ (填“多”、“少”或“一样多”)。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③ 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是 ⑿ (填“A”或“B”),理由是 ⒀ 。
④ 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 ⒁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 ⑻ 、 ⑼ 。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⑽ 。
② 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甲装置中产生的H2 比乙装置中产生的H2质量 ⑾ (填“多”、“少”或“一样多”)。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③ 两种方案,你认为不能达到目的是 ⑿ (填“A”或“B”),理由是 ⒀ 。
④ 在你所选取的方案中,若采用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 ⒁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流程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3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