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南京市九年级上学期质检三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50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6

1.推断题(共1题)

1.
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3)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2.单选题(共18题)

2.
把下列物质: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浓硝酸、④熟石灰、⑤烧碱分别置于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中质量增加的是(   )
A.①②③B.②④⑤C.只有①②D.只有④⑤
3.
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4.
两种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化学反应,且溶液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B.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
C.氢氧化钾溶液和硫酸溶液D.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
5.
下列变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K2CO3→KClB.BaCl2→Ba(NO32C.NaNO3→NaOHD.Mg(OH)2→MgCl2
6.
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和D都是氧化物,则B和C中不可能再有氧化物
B.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都是沉淀
D.若A和C都是单质,B和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7.
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温度未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大
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质量比原溶液小
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和原溶液的相等
8.
某学生要用实验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现有铁片、铜片、硝酸银溶液、稀盐酸四种物质,他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
A.①Cu+HCl ②Fe+AgNO3 ③Cu+AgNO3
B.①Fe+HCl ②Cu+HCl ③Fe+AgNO3
C.①Fe+HCl ②Fe+AgNO3 ③Cu+AgNO3
D.①Fe+HCl ②Cu+HCl ③Cu+AgNO3
9.
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SO42
B.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此固体一定是金属
C.氧化钠晶体不导电,说明氧化钠晶体中不含离子
D.向某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该溶液显碱性
10.
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100g 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 KNO3
B.NaCl 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t2℃时,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D.温度高于t2℃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11.
配制50g 8%的氯化钠溶液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托盘天平B.量筒C.烧杯D.漏斗
12.
制作馒头时,需加入面碱(主要含碳酸钠),如果面碱放多了,蒸出的馒头会发黄,且口感不好。为除去过多的面碱,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的()
A.食醋B.食盐C.料酒D.味精
13.
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4.
下列图像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15.
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1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面粉发酵生成有机酸,在做面食之前要用纯碱去中和有机酸,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为了提高铵态氮肥的肥效,可适量的与显碱性的物质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混合施用
C.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肥料才是复合肥料
D.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不变色,该溶液不一定是酸性溶液
17.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O(CaCO3
高温煅烧
C
CO2(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D
CaCl2溶液(盐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
 
A.AB.BC.CD.D
18.
鉴别①NaCl②MgSO4③CuCl2④BaCl2⑤NaOH五种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则被鉴别出来物质的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⑤②④①B.③②⑤④①C.③⑤④①②D.③②⑤①④
19.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3.选择题(共9题)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  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是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似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5.

已知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1和4,侧棱长为2,则此棱台的高为(  )

26.

已知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1和4,侧棱长为2,则此棱台的高为(  )

27.

已知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1和4,侧棱长为2,则此棱台的高为(  )

28.

已知正三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1和4,侧棱长为2,则此棱台的高为(  )

4.多选题(共2题)

29.
如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
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
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
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
30.
下列物质的俗名、学名、化学式三者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 生石灰、氢氧化钙、CaO
B. 纯碱、氢氧化钠、NaOH
C. 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D. 盐酸、氯化氢、HCl

5.填空题(共4题)

31.
下面观点都是错误的,请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否定例证。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2.
填表(其中类别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名称
硝酸
_______
纯碱
_______
水银
化学式
_______
FeO
_______
(NH4)SO4
_______
类别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只填一种):
(3)甲、乙各Wg分别加入到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若将温度都降低到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战的含义中    
34.
下列物质中均含有少量的括号内的杂质,是选用一种试剂将杂质除去(备选用试剂: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盐酸、硫酸溶液、硫酸铜溶液)
 
除杂质试剂
化学方程式
HCl(H2SO4)溶液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KCl(K2CO3)溶液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Cu(Zn)固体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35.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
①一定含有的物质:指示剂、水、硫酸钠、碳酸钙.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丽认为: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小明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平认为:只有氢氧化钠
你认为可能的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芳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以上三个同学的猜想,通过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芳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溶液,溶液呈红色
小丽的猜想正确

小明的猜想正确

小平的猜想正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9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