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湖北省黄冈市启黄中学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理综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49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9

1.推断题(共1题)

1.
下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D、I是氧化物,I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3:4;B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三;C由三种元素组成;G为紫红色。图中“—— ”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B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②和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4)写出H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实验室使用块状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制CO2,当观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固体仍有剩余时,通常认为反应结束,剩余液呈中性。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实验操作)(1)向试管中加入5粒石灰石,倾倒约试管体积1/3的稀盐酸(1:1);观察不到气泡后,仍有固体剩余;将试管静置。
(2)取上层清液,用pH试纸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酸性;
(实验思考Ⅰ)反应剩余液中有哪些物质?其中能使溶液pH=2的有哪些?
(实验探究Ⅰ)(1)甲同学通过实验排除了CaCl2的可能性。简述其实验方案___________。
(2)乙同学将CO2通入蒸馏水中至饱和,测得pH>5,。
(3)综合甲、乙两同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剩余液中还含有_______________。
(实验思考Ⅱ)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否仍含有CaCO3
(实验探究Ⅱ)小组同学向试管中继续加入稀盐酸(1:1),又有大量气泡产生。
(1)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比较稀盐酸加入前后的实验现象,解释“又有大量气泡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1)反应剩余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pH增大,其主要原因是盐酸有挥发性,溶质氯化氢挥发了。
(2)假如用100g14.6%的稀盐酸和足量的石灰石反应,看不到气泡产生时,停止收集气体。收集到的CO2质量_______(选填“>”、“<”、“=”)8.8g。

3.单选题(共8题)

3.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B.雕像受到酸雨腐蚀
C.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D.敞口放置的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
4.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可能是碳酸钙分解
D.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丁和乙的质量之和
5.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中,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硝酸钾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所以硝酸铵溶于水温度也无明显变化。
6.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液氧、冰水混合物、纯净的食盐水B.氢气、生理盐水、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氧气、加碘食盐D.铁丝、纯碱、消石灰
7.
下列各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B.: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
C.:二个汞原子
D.:二个硝酸根离子
8.
下列各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Fe2+: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B. N2: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
C. 2Hg:二个汞原子   D. 2NO3-:二个硝酸根离子
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干燥氧气B.测定溶液pH
C.量取9.0mL液体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10.
已知A、B、C、D、E五种物质中都含有人体含量最多的一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单质,B、C含有两种元素,D、E含有三种元素,反应⑤是放热反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⑤是化合反应
B.反应④一定是中和反应
C.反应③可以由多个化学反应实现
D.反应②为吸热反应

4.填空题(共2题)

11.
学习金属及金属材料专题后,应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元素符号回答)
(2)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写一条).
(3)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判断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有三个不同的方法是


12.
化学与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的地方干得快一些的主要原因是     
(2)宋代诗人于谦托物言志诗词《石灰吟》:“①千锤百凿出深山;②烈火焚烧若等闲。③粉身碎骨浑不  怕;④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化学角度看,②③④分别描写了石灰从生产到使用过程的三个化学变化,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不法分子在铜片表面镀银制造假银元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实验题(共2题)

1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    
(2)实验1中的实验I (填“能、否”)省去。
(3)实验2是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请看图回答:

①图甲中为什么要滴入酚酞溶液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中用滴管向烧杯中滴入稀硫酸,为使该实验时酸碱恰好反应正确的操作是
③图丙中操作存在的问题是
14.
现有下列药品和实验仪器。药品:锌粒、稀硫酸、稀盐酸仪器如图: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从提供的仪器和药品来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实验室用以上装置制取和收集H2,应选择 (填序号)。
(4)若用提供的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   (填编号)。
a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5)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除上图仪器6、7中单孔塞换成双孔塞以外还要补充的仪器是
(6)实验室还可以利用上图仪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