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2题)
1.
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质量为_______,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5)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_________.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质量为_______,
(3)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4)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5)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_________.
2.
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图像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人体缺钙易出现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这时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健药剂外,日常生活中要多摄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食物。
(2)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第1次 | 第3次 | 第4次 |
加入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35 | a | 20 |

(1)人体缺钙易出现的疾病是_____________,这时除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健药剂外,日常生活中要多摄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食物。
(2)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a的数值为_____________。
(3)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综合题- (共1题)
3.
下图是提纯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并还原氧化铁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e.
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①化学式:A___________;
②操作名称: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在操作Ⅱ的过程中,溶液B中出现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D和E,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e.
D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导管连接错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B装置的玻璃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Ⅰ、Ⅱ、Ⅲ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①化学式:A___________;
②操作名称: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在操作Ⅱ的过程中,溶液B中出现少量浑浊,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题- (共1题)
4.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以及泥沙等杂质.为了有效将粗盐提纯,实验的各步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_______.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其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在完成操作Ⅰ之前,必须加入的X物质是_______.
(2)操作Ⅰ和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在实验过程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其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判断加入的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所得精盐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粗盐中NaCl的质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其中的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择题- (共4题)
5.单选题- (共11题)
11.
苯酚是医院常用的消毒剂,其试剂瓶的标签如图。有关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A.苯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
B.苯酚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
C.使用苯酚需注意防止触及皮肤 |
D.苯酚受热易熔化 |
12.
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国家环境保护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意见稿,将于2016年1月开始全面实施PM2.5新标准,其中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
A.NO2、N2和可吸入颗粒物 | B.CO2、 N2、O2 |
C.CO2、O2和SO2 | D.SO2 、NO2和可吸入颗粒物(含PM2.5) |
13.
在工作和生活中,为了防止发生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比较安全的是
A.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
B.矿工进入煤矿的矿井用火把照明 |
C.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泄漏 |
D.到溶洞探险,用火把照明 |
14.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选项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O2 | CO2 | 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
B | Cu粉 | Fe粉 | 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
C | CO2 | CO | 通入氧气点燃 |
D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过量Fe粉,过滤 |
A.A | B.B | C.C | D.D |
15.
现有X、Y、Z三种金属,分别发生下述反应:Y + ZSO4 = YSO4 + Z,X在常温下与氧气 反应,而Y在高温下与氧气才能反应,则X、Y、Z金属活泼型顺序是
A.X>Y>Z | B.Y>X>Z | C.Z>X>Y | D.X>Z>Y |
1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20℃时,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
B.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铁片投入到足量稀硫酸中 |
C.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17.
硝酸钾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100g水)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A.20℃时,可配成50g35%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
B.30℃和5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所含水的体积,前者大于后者 |
C.40℃时,50g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32.3g |
D.60℃时,5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21 |
6.填空题- (共6题)
20.
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图1 图2
(1)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 。
(2)小明用微观示意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 7(填“>”、“<”或“=”)。
(3)如果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图1 图2
(1)验证反应①:小明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 。
(2)小明用微观示意图2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从该图中可以看出,反应后的溶液pH 7(填“>”、“<”或“=”)。
(3)如果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 。
|
21.
(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上面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选填“阴”或“阳”)离子.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上面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选填“阴”或“阳”)离子.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22.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气态单质,丙为固态单质;A、B、C均为氧化物,常温下B为液态.化合物D的水溶液呈浅绿色.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
(2)指出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说明);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_;
(2)指出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说明);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请回答问题:
⑴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⑵胃酸中的溶质是________;
⑶近日一条微信在朋友圈中被疯狂转发:某市一名5岁男孩将海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倒进彩虹糖瓶子里兑水吹泡泡,摇晃瓶子后发生爆炸,喷出的液体灼伤男孩眼部,已致其失明。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__;
⑵胃酸中的溶质是________;
⑶近日一条微信在朋友圈中被疯狂转发:某市一名5岁男孩将海苔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倒进彩虹糖瓶子里兑水吹泡泡,摇晃瓶子后发生爆炸,喷出的液体灼伤男孩眼部,已致其失明。请你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实验中常常要用到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暴露中空气中易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为__________溶液;向变质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有关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教材上有一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
(2)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
(2)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题- (共1题)
26.
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_______进行判断(任写一种)。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______.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 M丝插入试管①中 | 铜丝插入试管②中 |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 | 实验结论 |
刚开始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无气泡 | 无气泡 | M>Cu:______ |
几分钟后的现象 | 有少量气泡产生 | 无气泡 | 有大量气泡产生 | ______ |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__(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评价与反思)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如下反思:
(1)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2)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_______进行判断(任写一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2道)
综合题:(1道)
流程题:(1道)
选择题:(4道)
单选题:(11道)
填空题:(6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