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23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2

1.简答题(共1题)

1.
在FeCl3溶液蚀刻铜箔制造电路板的工艺中,废液(主要含有FeCl2和CuCl2)处理和资源回收的过程简述如下:
I:向废液中投入过量铁屑,充分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和滤液;
II: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石灰水,调节溶液pH,同时鼓入足量的空气。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I加入铁屑的主要作用是_____;试写出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从固体中分离出铜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中溶质主要为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式);已知过程II生成的最终产物为Fe(OH)3,则Fe(OH)2与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探究题(共1题)

2.
珍珠粉以其良好的养颜等功效,获得消费者喜爱。资料显示:珍珠中含碳酸钙80﹣93%、蛋白质4﹣14%、水份2﹣4%、十几种氨基酸、28种微量元素.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用回收的贝壳加上工业用氢氧化钠配制的药水进行清洗、晾晒以后直接加工销售,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少量残留氢氧化钠.以下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辨别真假珍珠,并测定珍珠中碳酸钙含量的实验探究方案。
(探究一)辨别市售珍珠真与假。
将其分别溶于水,充分搅拌、静置,测定上层清液的pH;若pH  7(填“>”或“<”或“=”)为假珍珠,理由是   
(探究二)测定珍珠中碳酸钙含量。
小王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实验方案如下: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1连接装好置后,将注射器活塞(规格为250mL,不考虑活塞的摩擦和自重,下同)从刻度10mL处向上拉至刻度20mL处,   (填操作和现象),则气密性良好;(2)在图1异型装置左管内装入1.1g 上述珍珠粉样品,右管内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射器活塞推到底部,再次连接装置;
(3)设法使左右两管内的药品混合,反应结束后读取注射器读数为220mL;
(4)数据处理:计算得该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ρ〔CO2〕=2g/L,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实验思考)((1)此实验中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考虑注射器因素,该实验方案对珍珠粉的用量多少是否必须作要求?   
(3)(探究二)中的第(3)步,混合两种药品的方法是   
(4)该实验装置设计上的优点在于   (写出1点即可)。

3.单选题(共9题)

3.
某大型钢铁企业下属4家工厂,其中利用化学变化制造产品的工厂是
A.炼钢厂(铁矿石冶炼成钢)
B.棒材厂(钢锭抽拉成钢棒)
C.带钢厂(钢锭压延成钢带)
D.模具厂(钢铁熔化注模制成机件)
4.
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如:Al2S3+6H2O=2Al(OH)3↓+3H2S↑,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NaF+H2O=NaOH+HF
B.C+H2O(气态)CO+H2
C.Mg3N2+6H2O=3Mg(OH)2+2NH3
D.CaO2+2H2O=Ca(OH)2+H2O2
5.
下列关于右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中的仪器a是长颈漏斗
B.该装置使用前无需检查气密性
C.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D.该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6.
实验证明C2O3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下列关于C2O3的说法错误的是
A.C2O3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B.C2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3.3%
C.C2O3有毒,密度比空气小
D.C2O3不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
鉴别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A. 硬水和软水:滴加食盐水或加热蒸发
B. 甲烷和一氧化碳:滴加澄清石灰水或观察颜色
C.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酸或灼烧
D. 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酚酞溶液或将燃着的木条伸入
8.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电解水时,正极会产生较多氢气
C.水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D.硝酸铵固体溶水时,溶液温度上升
9.
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1中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图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图3中N表示的是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2中两溶液降温至30℃都会析出晶体
10.
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下列食物中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是
    
A.鸡肉B.米饭C.苹果D.菜油
11.
下列关于资源、材料、能源的说法中错误是
A.海水中蕴藏着大量的化学资源B.钢铁是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C.玻璃钢是生活中常见复合材料D.沼气和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4.选择题(共13题)

12.

作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词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13.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1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选自《宋词鉴赏辞典》)

【注】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15.

下列各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1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17.

作文: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捕风者

彭家河

    ①我曾经想看到风的形状,可它形无定式来去无踪;我也曾想捕捉风的味道,可是,风静隐于虚无之中,风动,带来的却是他处的味道;我也曾琢磨过风的声音,才知道风本无声,只是有许多声音都被风一路带来又一路带走……

    ②在我离开农村进入小县城之后,仿佛进入一个听觉和味觉的荒漠。身处日益膨胀和来不及完善的城市,我成天浸泡在城市污秽的味道和繁杂的声音之中,只能独自怀念着风清气正的乡下时光。

    ③虽然风的形状不可看见,但是风经过之处,也总有从静到动的提示。草倒叶飞、云转幡动,这都是风在说它来了。可能风还在远处,我们就远远地发现了风的脚印。在乡下,如果站在木格的窗子背后,只要看到对面青山上的树在摇摆,山路上的雨衣在飘动,瓦房上的炊烟在扭腰,这些都是在说,那就是风。当然,居住在高高的电梯公寓,隔着双层的玻璃窗子,也只有那些粗壮烟囱上方的烟雾或者花花绿绿的商铺彩旗,在天空中写着“风”,如果没有这些烟囱或者旗子,应该是看不到风的身影的。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本是件简单的事,然而,要在城市灰蒙蒙的天底下看看云,实在是十分奢侈的想法。当然,在行色匆匆的人流中,没有谁会停下来静静看一会儿风的来去和风的大小,都是在奔波行走讨价还价的间隙,偶尔由鼻翼、肌肤、耳朵听闻风的踪迹。

    ④多年前的一个五月,我在农忙时节回到乡下,刚下过暴雨,溪里池里水都涨起来了。在那个雨过天晴的黄昏,我坐在青草地上乘凉,阵阵温和的晚风吹过,风中满载着布谷的歌唱、虫子的嘶鸣,还有牛的长调,我突然觉得,这样的五月,才算是完整或者完美的。之后,我也时常回乡下去,更多的时候就在春节前后,等到天黑定了,山里山外全是静默的,偶尔有人家点燃一串鞭炮,响过之后,夜晚更显得寂静了。

    ⑤对于风中味道的触摸,主要依靠鼻翼,舌头无须过多参与。风中的味道,在乡下,更多的是花花草草传出的消息。当然,花要把消息告诉的不是人,而是那些远远近近的虫子,只不过让人也无意中捕获了。花的消息,风在以一种更加隐秘的方法传播,也是一种不可看见不可听闻的方式。因而,在乡下,一个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⑥村口人家的饭熟了,村尾的人都知道是些什么菜。如果是在饥饿的年代,就有不少无事的孩子过去串门了。如果闻见有腊肉的味道,那一定是家里来了远客;如果是酸菜红苕的味道,就不过去凑热闹了。每年端午,家家都会用新面蒸馒头,一大早,村子就全笼罩在一层淡淡的馒头香味中,虽然各家各户还把馒头扣在蒸笼里,但是只要鼻翼轻微动一下,就知道哪家的包子是肉馅的,哪家是菜馅的,还有哪家用的是洋槐花作瓤。

    ⑦乡下,风的味道不仅四季各异,而且一天之中也不断变换。早上凉,中午热,晚上冷。当然,如此简单的词语无力把乡村的风在纸上再现,或者将其描述得原汁原味。

    ⑧封闭在厚厚的水泥墙里,百无聊赖地想到了乡下的风声和风味。风中遥远的声音和淡淡的味道,正如我刻骨的乡愁和莫名的悲伤。(选自2016年1月1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不仅chuán)承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还运用现代技术,营造出情趣多变、景象万千的艺术氛围,令人心chí神往。

    游客徜徉于苏州园内,呼吸着清新的空气,líng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róng合在一起了。苏州园设计独特,门窗____________(简陋  简朴)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__________(别有用心  别具匠心),整个园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2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读经典诗词过诗意人生

——从《中国诗词大会》说开去

    ①《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饮水思源,从绵延不绝的文明中借鉴智慧,才能行稳致远。春节期间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也再次佐证了这一点:当下国人的心灵仍然渴望着古典诗词的甘霖,现代中国的前行,也需要从文化原乡汲取精神力量。

    ②诵读润泽心灵。唐宋诗词作为我国优秀思想文化载体,以凝练的语言和优美的韵律,把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涵内化为心灵认知。品读鉴赏这些锦绣文章,能把纯意识形态的、纯政治伦理的概念转化提升为心灵的感应、精神的修养,从而将一种外在的、说教式的教育,转化为一种艺术的感染,浸润心灵。吟诵时应以品读为核心,因声求气,得其风骨神采。要推进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可采用多种多样方式,如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吟诵或创作比赛,通过合唱、诗乐舞、情景剧、快板、音乐剧等形式,创新传统经典的传播形式,加上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渲染扩散,营造浓厚氛围,真正让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③体悟提升境界。古典诗词的力量,在于穿越千年而与普通个体的人生和命运发生关联。正如《中国诗词大会》一位参赛者所说,热爱古诗词,只因其中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感觉”。包含唐宋诗词在内的经典一直涵养着国人的精神生活,充实着中华民族的心灵空间。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人生的起落与社会的变迁在平仄的韵律中归于祥和;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思况味等等,其间传达出的人生态度和深沉思索,无不启示我们应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人生的变故和不幸:只有实现了内心和谐,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我,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实现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相处。

    ④躬行笑对人生。诵读古典诗词,重要的是去体会那一颗颗诗心,与古人的生命情感发生碰撞,进而提升自己的修为,校正人生航向。农民大姐白茹云曾患淋巴癌,诗词给了她用朴实乐观直面清贫家境和病痛煎熬的力量,也让人看到了文化滋养对抗多舛命途的力量。《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冠军武亦姝说,苏轼“根据人生境遇调整心态”,始终笑对各种人生挑战,“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诗词大会》的百名选手,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他们不分年龄、民族、学历与职业,上至“翁媪”,下至“垂髫”,都能从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养分,振奋精神,砥砺前行。

(选自《徐州日报》)

22.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3.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4.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5.填空题(共3题)

25.
依图填空:

(1)硫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硫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2)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图中钙、镁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石灰(由图中某两种元素组成)常用作干燥剂,该干燥剂的吸水原理是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_____(填“常量”或“微量”)元素,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周期;由图中钙、碘、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碘酸钙[Ca(IO32]中,碘元素显__价。
26.
运用分类法进行学习和研究,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聪同学对A~R等18种物进行分类并列出下表。请你依表填空:
列号






物质
的化
学式
A.O2
B.C
C.Fe
D.HCl
E.H2SO4
F.CH3COOH
G.H2O
H.CO2
I.CO
J.NH3·H2O
K.×××
L.×××
M.C3H7NO2
N.(C6H10O5)n
O.×××
P.NaCl
Q.(NH4)2SO4
R.KNO3
 
⑴第①列中的C在A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____,实验室催化分解液体药品制取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
⑵第②列中的_____(填“D”或“E”或“F”)还能列入第⑤列中,它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其溶液中含有____(填写微粒的符号);
⑶第③列中的G和H都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除生成氧气外,还能生成第⑤列中的____(填“M”或“N”);此列中I是高炉炼铁的还原剂,其与氧化铁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⑷第④列中的K和L的俗名之一分别是消石灰和苛性钠,它们和J都属于____(填“酸”或“碱”或“盐”)类物质,其中K溶液能与第②列中D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此反应的本质是____;L置于空气会变质,为证明其已经部分变质,小纯设计的实验案如下:
取L的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制成溶液,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此实验方案中,“足量的CaCl2溶液”所起的作用是____;
⑸第⑤列中的O是实验室常用液体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⑹第⑥列中的Q和R均可用作化肥。Q溶液能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____;R这样的化肥叫做____(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或“复合肥料”)。
27.
普通食盐的主要成份是NaCl和杂质,假设杂质不溶于水、受热不分解、与AgNO3不反应。王华同学测定普通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时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流程和实验数据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gNO3+NaCl=AgCl↓+NaNO3
请你完成空格和计算:
(1)王华进行操作1的目的是   _;
(2)求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