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10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7/5

1.计算题(共1题)

1.
根据图示情景和范例,编写计算题,并完成相关内容的填空。
(情景l)要配制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应该怎么操作?

(1)编题范例配制10%的NaCl溶液50g,需NaCl的质量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2)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固体,再用______mL(选填“10”、“50”、“100”)的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③溶解:将称得的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再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
④装瓶: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并贴上标签。
(情景2)已知一定质量分数、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钾溶液与一定质量的盐酸反应,得到只有一种溶质的溶液,求算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编写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过程

2.单选题(共3题)

2.
下列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碳酸、硫酸铁、碳酸钠、空气
B.五氧化二磷、盐酸、氢氧化钙、硝酸镁、大理石
C.氯酸钾、硝酸、氢氧化铜、硫酸亚铁、天然气
D.氧化铁、磷酸、纯碱、氯化钠、石油
3.
人类健康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多吃蔬菜有益健康,因为蔬菜中富含()
A.蛋白质B.糖类C.油脂D.维生素
4.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
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

3.选择题(共5题)

5.

岳飞《满江红》中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直接关联的事件是(     )

6.

两宋时期形成民族政权并立的格局。 下面反映辽与北宋对峙形势的示意地图是(      )


7.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

8.

在宗法观念盛行的封建社会,姓氏也有贵贱之分。“赵”姓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姓氏,但在《百家姓》中却排序第一,由此可推断出该作品可能出现在(      )

9.

北宋初年,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喝酒,酒兴正浓的时太祖突然叹了一口气,说:“做皇帝也太艰难了,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宋太祖说此话的目的是:(      )

4.填空题(共2题)

10.
请选择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实验室制取CO2气体,你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
(2)为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可把产生的气体通入G装置中,则G中盛装的试剂是(填名称)_________________,写出G中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制取氯气。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制取氯气__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氯气可以采用______装置(填字母),用该装置收集氯气______(填“存在”或“不存在”)不足之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已省略):已知高温下CO能与多种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和CO2气体。下列关系图中,A、B、X、Y均为无色气体,E、F为常见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图判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B._________  X. _________。
(2)写出蓝色溶液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的基本类型)。
(3)写出实验室检验Y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2.
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不添加防腐剂的绿色食品。某同学对其中的食品保鲜剂(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进行探究。
(查找资料)食物腐败是因为微生物在食物上生长,再加上充足的水和氧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就会迅速繁殖。但只要缺少一种条件,就可以防止食物腐败。常见的具有吸水性的物质有以下几种:①浓硫酸 ②生石灰 ③氢氧化钠 ④铁粉
(活动探究)
(1)初步探究:你认为①—④的物质中,不适合做食品干燥剂的是    理由是    
(2)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主要现象
结论与解释
实验1.初步判断
打开这种保鲜剂的包装袋,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进行观察。
该样品为白色固体。
该保鲜剂一定不是
    
实验2.对该保鲜剂的有效性进行探究
向实验1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
形成白色浑浊液体,试管壁发热。
结论:该保鲜剂
(填“有效”或“失效”)
实验3.对该保鲜剂的成分进行探究
过滤实验2所得浑浊物,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将滤渣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溶液变浑浊。
有气泡产生。
该保鲜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对于实验3不能确定的物质是     
 
(活动反思)
(3)对于实验3不能确定的物质,某同学经过仔细研究,认为直接取原固体滴加酚酞溶液,通过观察颜色变化即可确定是否含有该物质,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说明理由:  
(4)铁粉也是很好的食品保鲜剂,因为   
(拓展应用)
(5)根据食物腐败的条件分析,也可以充气包装的方法保鲜。请为充气包装的食品选择一种填充气体:   ,理由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单选题:(3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