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苏省高淳县九年级质量调研检测二模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10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7/2

1.科学探究题(共3题)

1.
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   
(2)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   (填字母,下同),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铜火锅 B.铜导线 C.铜钟
A.铜钱
(3)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   (填字母)关系最大。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金属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在室温条件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两装置的气密性都良好)。已知:试管内的镁条和铁片表面均被打磨洁净,且形状、大小均相同;同时加入两支试管中的稀盐酸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       。两支长颈漏斗中产生的现象的不同之处是   
② 若实验所用的金属均过量,则充分反应后两装置产生的H2质量关系为   (填字母)。
A.甲多 B.乙多 C.一样多
探究活动二:为除去铜屑中混有的少量铁屑,并测定该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现有如下A、B两组实验方案。
A: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B: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③ 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④ B方案难以达到目的,其理由是  ▲
⑤ A方案中,用   (填试剂的化学式)洗涤滤渣。若用加热的方式烘干滤渣,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判断”)。
2.
5月12日同学们进行了物理化学实验考查。化学实验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和验满”和“配制50 g6%的NaCl溶液”两实验供抽选。
(检查药品与仪器)小文同学抽到了 “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下图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实验前小文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 ;所缺药品是 ;写出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操作)下图是小文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标号),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填字母标号),应该如何操作?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e.清洗仪器、整理桌面
(反思)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溶解时氨气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制氨气的反应如下:2NH4Cl(固体)+ Ca(OH)2(固体)2NH3↑+ CaCl2 + 2H2O
(1)能否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制氨气? (填“能”或者“否”),理由:
(2)氨气的收集方法是
3.
长途运输鱼苗时,人们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钙(CaO2)固体,为鱼提供氧气。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课外兴趣小组决定对这一问题中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实验探究一:过氧化钙与水反应除生成氧气外,还生成什么物质?
(猜  想)另一生成物为氢氧化钙。
(进行实验)取适量过氧化钙放入试管中加适量水,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液体变成
  色,则猜想成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意外发现)较长时间后,同学们发现滴入酚酞后变色了的液体颜色又变回无色,你认为褪色的可能原因是
(查阅资料)过氧化钙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产生氢氧化钙和碳酸钙两种杂质。
实验探究二:测定久置过氧化钙纯度
(实验过程)称量144g样品放在铜网中,按图示装置组装后(药水瓶底部留有小孔),称量仪器及药品总质量,将铜网插入足量水中,反应完全后称量仪器及反应后物质总质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样品
质量
装置及药品
总质量
装置及反应后物质
总质量
实验数据
144g
394g
378g
 
(问题讨论)
(1)药水瓶中碱石灰的作用为
(2)本实验测得过氧化钙含量可能会偏小的原因是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①生成氧气 g。
②样品中过氧化钙的含量是    
实验探究三:测定久置过氧化钙样品中碳酸钙含量
(测定方案)
①如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合格;

②称量2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混合,完全反应后全部倒入下图的烧瓶中,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待用;
③将量气管液面调节到“0”刻度,并使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相平,打开止水夹和分液漏斗活塞;
④反应结束后,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读出气体体积;
⑤查得CO2的密度,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问题讨论)
(4)图中油层的作用为 ,油层上方
留有空气,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中和反应明显放出热量,滴加稀盐酸后,发生装置里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个反应的发生可能使测定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
(5)反应结束后,测得量气管读数为1120ml,根据该条件下CO2的密度得知生成CO2的质量为2.2 g。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6)步骤④中再次调节量气管内液面与油层液面相平的方法为 。步骤②中将样品和水混合的目的是
(7)充分反应后将烧瓶中的液体蒸干,得到27.75g固体,这袋样品在变质前全为过氧化钙,其质量为 g。

2.推断题(共1题)

4.
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化合物,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下图是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A为食盐的主要成分,B中含钡元素,D、E的溶液都有颜色,其它溶液都为无色。⑤和⑥为置换反应,其它均为复分解反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2)E转化为D时的现象    
(3)请写出:⑥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⑦C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3.选择题(共13题)

5.12月24日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原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和《江苏省企业最低工资暂行规定》(省政府令第56号),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从2016年1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就业率 

②消除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平均

③提升劳动力成本,促使企业扭转经济增长方式 

④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6.12月24日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原劳动保障部令第21号)和《江苏省企业最低工资暂行规定》(省政府令第56号),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从2016年1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  )

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增加就业率 

②消除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平均

③提升劳动力成本,促使企业扭转经济增长方式 

④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7.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8.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表面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材料

从A处下滑

从B处下滑

从C处下滑

毛巾

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

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

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9.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敏进行了如下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让同一辆小车由同一斜面上,分别从A,B,C处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记录在表中,实验重复三次。

表面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材料

从A处下滑

从B处下滑

从C处下滑

毛巾

44

45

45

27

28

27

14

13

13

棉布

50

51

50

31

30

31

16

15

16

木板

67

68

68

41

40

41

21

20

21

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blank#}1{#/blank#},{#blank#}2{#/blank#}。

②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blank#}3{#/blank#},{#blank#}4{#/blank#}”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弥补之意。

③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互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情此景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blank#}5{#/blank#},{#blank#}6{#/blank#}。”

11.

请你阅读下面文章

小明同学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后,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还与别的因素有关吗?

他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在相同的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惯性的大小在实际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

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

12.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我省某市为落实以人为本、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采取的以下政策和措施中能体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有(  )

①加大财政支出,提高新农合医疗报销比例

②建立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

③全面推行营转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④奖励重大科技发明发现人员

13.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泥溪

洪咨夔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

14.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泥溪

洪咨夔

沙路缘江曲,斜阳塞轿明。

晚花酣晕浅,平水笑窝轻。

喜荫时休驾,疑昏屡问程。

谁家刚齐饼,味过八珍烹。

15.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济南之所以有“泉城”之名,是由于城南有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系石灰岩组成的千佛山地,这些石灰岩具有较多的熔洞或裂隙,在济南附近没(mò)入地下,并受到不透水的侵入岩岩体的①        (阻挡/阻止),而上覆的第四纪山前堆积物透水性不好,从而形成承压水构造。城南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jǐ),在城区则以上升泉形式涌出地表向外排出。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七十有二,泉水众多,不可胜(shèng)数。历代诸家所论72泉亦不尽相同,②        (大致/大约)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又名瀑流,宋代开始称趵突泉。

   泉城四大泉群会流一处,在济南盆地最低处形成湖面46.5公顷的大明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③        (记载/记录),城西南有泺水,“北为大明湖”,后渐填埋堵塞,半为街市。金代起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之名。一湖烟水,绿树蔽空,妖娆多姿,风光秀美。清人刘凤浩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沿湖亭台楼阁,水树长廊,错落有致。其风貌不亚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杭州西湖。

1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济南之所以有“泉城”之名,是由于城南有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系石灰岩组成的千佛山地,这些石灰岩具有较多的熔洞或裂隙,在济南附近没(mò)入地下,并受到不透水的侵入岩岩体的①        (阻挡/阻止),而上覆的第四纪山前堆积物透水性不好,从而形成承压水构造。城南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jǐ),在城区则以上升泉形式涌出地表向外排出。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七十有二,泉水众多,不可胜(shèng)数。历代诸家所论72泉亦不尽相同,②        (大致/大约)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又名瀑流,宋代开始称趵突泉。

   泉城四大泉群会流一处,在济南盆地最低处形成湖面46.5公顷的大明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③        (记载/记录),城西南有泺水,“北为大明湖”,后渐填埋堵塞,半为街市。金代起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之名。一湖烟水,绿树蔽空,妖娆多姿,风光秀美。清人刘凤浩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沿湖亭台楼阁,水树长廊,错落有致。其风貌不亚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杭州西湖。

17.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济南之所以有“泉城”之名,是由于城南有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系石灰岩组成的千佛山地,这些石灰岩具有较多的熔洞或裂隙,在济南附近没(mò)入地下,并受到不透水的侵入岩岩体的①        (阻挡/阻止),而上覆的第四纪山前堆积物透水性不好,从而形成承压水构造。城南山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jǐ),在城区则以上升泉形式涌出地表向外排出。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七十有二,泉水众多,不可胜(shèng)数。历代诸家所论72泉亦不尽相同,②        (大致/大约)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又名瀑流,宋代开始称趵突泉。

   泉城四大泉群会流一处,在济南盆地最低处形成湖面46.5公顷的大明湖。北魏郦道元《水经注》③        (记载/记录),城西南有泺水,“北为大明湖”,后渐填埋堵塞,半为街市。金代起今城内湖沿袭大明湖之名。一湖烟水,绿树蔽空,妖娆多姿,风光秀美。清人刘凤浩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沿湖亭台楼阁,水树长廊,错落有致。其风貌不亚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杭州西湖。

4.单选题(共11题)

18.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O2B.水(H2O)C.乙醇(C2H6O)D.氯化钴(CoCl2
19.
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 2H:表示2个氢原子
B. SO42-:表示1个四氧化硫分子
C. O2:可表示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D. Na:表示钠元素;表示钠这种金属;表示一个钠原子
20.
人体所必需的化学元素仅从食物中摄取不足时,可通过食品添加剂和保健药剂来补充。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中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 单质     B. 原子 C. 元素 D. 分子
21.
蚂蚁在找到食物后的归巢途中,用一种自身分泌物涂附在路途上,为其他蚂蚁觅食引路。这种分泌物叫跟踪剂,是信息素的一种。对这种信息素研究发现其化学式为C10H18O。下面对该信息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信息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
②该信息素中C、H、O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18:1
③C10H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4g
④该信息素是由C10H18O分子构成的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22.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外观极像食盐,人若误食亚硝酸钠会中毒。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23.
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几种气体,其中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是(省略了铁架台等仪器)①H2 ②O2 ③CO2 ④SO2 ⑤CH4 ()
A.①②B.③④C.①⑤D.①②⑤
24.
下列关于生活中常用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涤纶、羊毛和棉花都是天然纤维
B.各种塑料在自然界都不能降解
C.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可以通过加热进行封口
D.在潮湿的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生锈
25.
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① 在点燃H2、CO、CH4等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② 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③ 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
④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⑤ 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⑤C.③⑤D.①③④
26.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将20℃时某NH4Cl溶液降温到0℃,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了
B.20℃时,18克NaCl加入到50克水中,搅拌后将全部溶解
C.t℃时,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7.
为了探究铁和硫酸溶液反应中量的关系,兴趣小组做了五组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编号
加入铁的质量/g
硫酸溶液体积/mL
生成氢气的质量/g
1
1.12
20.0
0.04
2
x
20.0
0.08
3
3.36
20.0
0.12
4
4.48
20.0
0.14
5
5.60
40.0
y
 
则表格中记录的x和y的数值应分别为
A.2.24、0.14B.2.24、0.20C.3.36、0.16D.3.36、0.14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灭火,利用了水能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的原理
B.天然气是一种比煤清洁的化石燃料
C.露置在空气中的汽油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是液态
D.太阳能热水器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发生了放热的化学反应

5.多选题(共1题)

29.
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如右图所示,这种碳膜片形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下列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碳膜片属于单质
B. 碳膜片与C60是同一种物质
C. 碳膜片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
D. 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

6.填空题(共1题)

30.
环境问题是2012年“两会上”的热门话题之一。(1)燃气安全是家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一旦燃气泄漏即可闻到气味,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乙硫醇充分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含硫煤燃烧后,排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主要是SO2,它遇到雨水后可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造成极大危害。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SO2可用足量烧碱溶液吸收处理,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3道)

    推断题:(1道)

    选择题:(13道)

    单选题:(11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