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辽宁省丹东七中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10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7/2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学生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①小红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并向其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结果试管中溶液为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②你认为小红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他的猜想,理由是    
③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  ,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拓展与应用]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反应完成后过滤。

2.简答题(共1题)

2.
据报道:今日,一辆行驶在某乡村102国道上运送镁粉的罐车起火。由于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消防官兵采用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
(1)镁粉燃烧通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2)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3)解释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

3.单选题(共11题)

3.
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2个氢分子——2H B. 氧化铁——FeO
C. 2个镁离子——2Mg+2 D. 锰——Mn
4.
下列物质附在玻璃仪器的内壁,不能使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A.盛饱和石灰水后留下白色固体的试剂瓶
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残留在试管壁上的蓝色固体
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试管壁内留下的固体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在试管壁上的红色固体
5.
提高安全意识,是顺利完成化学实验的保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洒出的少量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C.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6.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水通过状态变化,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B.实验室电解水时,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C.酸雨的形成与大量的二氧化硫向空气中排放有关
D.蒸馏水为氧化物
7.
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在某些温度下其溶解度分别为:30℃时70g、50℃时84g,、60℃时90g.如图表示的是木糖醇等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为木糖醇的溶解度曲线
B.随着温度的升高,Z物质的溶解度逐渐减小
C.30℃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Y
D.50℃时,Y、Z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8.
浓溶液在加水稀释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溶液的密度
9.
下列气体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也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CO2B.COC.SO2D.NH3
10.
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的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用下列的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
A.食盐水B.醋C.纯碱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
11.
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A. .氢氧化钠、纯碱、NaOH
B. 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
C. 氯化钠、食盐、NaCl
D. 碳酸氢钠、小苏打、Na2CO3
12.
人类的第二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危害,这类疾病患者大多数属于酸性体质,应经常食用碱性食品。根据下表的信息,这类患者应经常食用的食物为
食物
葡萄
牛奶
豆制品
苹果
pH
3.5~4.5
6.3~7.3
7.4~7.9
2.9~3.3
 
A.牛奶B.豆制品C.苹果D.葡萄
13.
某学校食堂午餐的食谱如下:大米饭、炖土豆、炒白菜、萝卜汤。这些食物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有:糖类、______、油脂、无机盐和水。考虑到中学生身体发育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你建议食堂应该增加的食物是­­­____.

4.选择题(共14题)

14.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5.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绝对贫困,60%-50%为温饱型,50%-40%为小康型,40%-30%为富裕型)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绝对贫困,60%-50%为温饱型,50%-40%为小康型,40%-30%为富裕型)

18.

判断一种化合物是否属于碱类的根本依据是(     )

19.

下图有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20.

下图有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21.

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22.

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23.

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blank#}1{#/blank#} 色;然后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blank#}2{#/blank#}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lank#}3{#/blank#} 。

2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三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

25.把二进制数1012化为十进制数为(  )
26.把二进制数1012化为十进制数为(  )
27.

盛装氢氧化钠的试剂瓶必须密封,否则会变质,其原因是:{#blank#}1{#/blank#}(用文字解释);在上述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有白色的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lank#}2{#/blank#}

5.填空题(共11题)

28.
请从锌、氧气、二氧化碳、水、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碳酸钙中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可以重复使用):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4)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
29.
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事实。
(1)根据二氧化碳能够灭火,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2)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不易锈蚀的原因:    
30.
现有Na、O、C、H四种元素中,请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⑴ 最理想的燃料    ; ⑵厨房清洁剂中含有的一种碱
⑶ 汽水中含有的不稳定的酸
31.
生活中,铁器在  环境中容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可用   除锈。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2.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物质。现有以下六种物质①氨水;②明矾;③氧化铝;④硝酸钾;⑤酒精;⑥碳酸氢钠。请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作为火锅燃料的是_____;(2)净水时可用作吸附水中悬浮杂质的是_____;(3)可用焙制糕点的是_____;(4)常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_______。
33.
请根据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业上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________.
(2)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胃痛,可服用含有Mg(OH)2 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用水鉴别NaOH, NaCl, CaCO3 三种固体物质时,能够鉴别出NaOH固体所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现欲配制50g5%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在量取蒸馏水体积时,若仰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 >”)5%
(3)在溶解步骤中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食品的包装袋内常放入一小包干燥剂,其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干燥袋上都有“请勿食用”字样。(1)“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   作用。
(2)写出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吸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6.
请从提供的试剂中,选择一种以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把试剂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试剂不能重复使用)。 供选用的试剂:
①浓硫酸  ②水   ③稀盐酸  ④氢氧化钠溶液
(1)Cu粉(Fe)_____________
(2)CaCO3粉末(CaCl2)_____________
(3)CO(CO2)___________________
37.
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盐。把盐酸滴入到盛有草木灰的是试管里,产生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某农民已经给作物施加了草木灰,他还要给作物施加一种氮肥,但最好不要施加含铵根离子的氮肥。为什么?
38.
化学实验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要求,正确、安全地进行操作: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要________;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________。

6.实验题(共1题)

39.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把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来制取O2,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若用A装置来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装置F有多种用途。用F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___(填a或b)通入。为了除去一氧化碳中的少量二氧化碳,可在瓶中放______溶液,混合气体由___(填a或b)通入。若要干燥氧气,则瓶中可放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4道)

    填空题:(1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