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09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7/4

1.单选题(共12题)

1.
医疗上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 2HCl=MgCl2+ 2H2O,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
从中药杜仲中提取的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下列有关绿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燃烧后可生成CO2和H2OD.一个分子中含有9个水分子
3.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果汁B.牛奶C.蒸馏水D.啤酒
4.
下列符号表示1个氢分子的是
A.HB.H+C.H2D.2H
5.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稀盐酸用于除铁锈B.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D.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6.
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学性质相同
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属于酸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因为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
7.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1℃时,用等质量水配制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A>B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一定是:A>B
8.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化学反应的溶液颜色变化,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质B一定是熟石灰
B.物质 C一定是单质铁
C.溶液X一定是酸,则试剂A是紫色石蕊试液
D.蓝色溶液变为浅绿色溶液一定发生置换反应
9.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A
将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
B
鉴别羊毛和涤纶
点燃,闻气味
C
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
滴在木条上
D
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
加水,过滤
 
A.AB.BC.CD.D
10.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使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  )
A.生石灰B.浓硫酸
C.氯化钠D.氢氧化钠固体
11.
(工业上电解海水(含氯化钠)可以得到多种化工产品,同时能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流程中有两种单质
B.图中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从海水中最终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1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称量氯化钠D.闻气体

2.选择题(共10题)

13.已知实数x,y满足 {#mathml#}{yxx+y1y1{#/mathml#} ,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大值为(  )
14.设x.y满足约束条件 {#mathml#}{2x-y+208x-y-40x0,y0{#/mathml#} ,若目标函数z=abx+y(a>0,b>0)的最大值为13,则a+b的最小值为{#blank#}1{#/blank#}.
15.某高校在2014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如下表所示.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1组

[160,165)

5

0.050

第2组

[165,170)

n

0.350

第3组

[170,175)

30

p

第4组

[175,180)

20

0.200

第5组

[180,185]

10

0.100

合计

100

1.000

16.已知A、B、C为三角形ABC的三内角,其对应边分别为a,b,c,若有2acosC=2b+c成立.
17.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五名学生在一次英语听力测试中的成绩(单位:分),已知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8,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6,则x,y的值分别为(  )

18.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x2﹣(a+2)x+2<0.
19.己知a>0,b>0,c>1且a+b=1,则( {#mathml#}a2+1ab{#/mathml#} ﹣2)•c+ {#mathml#}2c-1{#/mathml#} 的最小值为{#blank#}1{#/blank#}.
20.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an=2n(n∈N*),则S2015=(  )
21.一个路口的红绿灯,红灯亮的时间为40秒,黄灯亮的时间为5秒,绿灯亮的时间为50秒(没有两灯同时亮),当你到达路口时,看见下列三种情况的概率各是多少?
22.设甲、乙、丙三个乒乓球协会的分别选派3,1,2名运动员参加某次比赛,甲协会运动员编号分别为A1,A2,A3,乙协会编号为A4,丙协会编号分别为A5,A6,若从这6名运动员中随机抽取2名参加双打比赛.

3.填空题(共3题)

23.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和天然气常称为化石燃料,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3)工业上利用煤制备合成器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仅用该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填字母)。
A.草酸(HOOCCOOH)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24.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1)金属以矿物形式存在,下列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
①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性。
②铁是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铁生锈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B. 表面涂漆以防止铁生锈
C. 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 D. 应及时回收被腐蚀的铁制品
(3)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
①金属分别与水、水蒸气的反应情况如下表:
物质
镁与冷水
铁与冷水
铁与水蒸气
铜与冷水
铜与水蒸气
反应情况
缓慢反应
不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表中的信息,判断“镁与水蒸气”的反应情况为    
(填字母)。
A.不反应 B.缓慢反应
C.比镁与冷水反应快 D.比铁与水蒸气反应快
②已知在加热条件下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仅用以下提供的药品进行实验: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FeSO4溶液、Cu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最多能设计四种实验方案
B.选用两种药品就可达到实验目的
C.根据 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D. ZnSO4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
25.
以下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由H、C、N、O、S、Na、Ca、Fe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化学小组做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1)甲组同学实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
(2)乙组同学通过实验发现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若A~E分别属于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中的四种类别,且有黑色固体、白色固体、黄色溶液、大量气泡等现象产生,则C的化学式为_____,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丙组同学按图2进行实验,先关闭弹簧夹K,将甲中的液体挤出,观察到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乙中的液体挤出,打开弹簧夹K,烧杯③中液体倒流入锥形瓶中,且锥形瓶底部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无其它明显现象.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滴管甲
烧杯①
滴管乙
烧杯②
锥形瓶中溶液
烧杯③
试剂
H2O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4.实验题(共3题)

26.
化学小组根据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设计实验测定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已知:①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②氨气(NH3)是碱性气体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将纯净干燥的氨气通入B中,观察到玻璃管内黑色固体变为亮红色,管口有液滴,同时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测定Cu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实验过程为:先称量CuO的质量,完全反应后测定生成水的质量,由此计算出Cu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Ⅰ.小组同学利用上图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连接合理的是(填序号,装置可重复使用)_____.
①ACBDC   ②ADBCD ③ADBDC    ④ABDC
Ⅱ.在本实验中,使测定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 (填序号);
①CuO未完全起反应 ②CuO不干燥
③CuO中混有不反应的杂质 ④NH4C1与Ca(OH)2混合物不干燥
Ⅲ.在本实验中,还通过测定_____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27.
下图是实验室用于制取气体、验证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
(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所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3)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 ,说明瓶中已充满氧气。
(4)E装置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F实验可检验甲烷的成分,将内壁一半涂澄清石灰水、一半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8.
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红色粉末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l:红色粉末是铜粉;
猜想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猜想3:红色粉末是
(设计方案)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高温至充分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
红色粉末不变色,石灰水不变浑浊
猜想1成立
 
猜想2成立
 
猜想3成立
 
(实验结论)同学们进行了实验并经过分析,确认猜想3成立。
(反思评价)
(1)实验时通入一氧化碳片刻后再加热的原因是     
(2)从环保角度看,上述装置有不足之处,具体的改进措施是  
(3)请你用另一种反应原理证明猜想3成立,实验方案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3道)

    实验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