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806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2/7/26

1.推断题(共1题)

1.
A、B、C、D、E、F分别是氧化铁、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中的一种。他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间能发生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固态C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俗称为
(2)E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B能转化成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流程题(共2题)

2.
硫化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采用无水芒硝(Na2SO4)-炭粉还原法生产硫化钠(Na2S),其流程示意图如下:

(1)上述流程中,获得固体A的操作是 ,固体A的化学式为
(2)若“煅烧”所得气体是分子个数比为1∶1的两种碳的氧化物,则“煅烧”时发生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某制碱厂以海水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碳酸钠)和其他副产品。
(一)将海水进行处理后获得精盐水。海水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其处理的主要流程如下:

(1)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2)操作Ⅰ所得的沉淀是混合物,其成分有(至少写两种):  
(3)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目的是
(二)将精盐水制成饱和溶液,先向其中通入足量的氨气,再向其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至有大量晶体(碳酸氢钠,NaHCO3)析出;将晶体转移出来后,加热至不再有气体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纯碱。
(4)制碱过程中获得的副产品可做化肥,其化学式为    
组成确定
(5)①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经多次充分加热后,再称重,质量无变化;② 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6)称取纯碱样品21.5g,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请通过计算并结合右表判断此纯碱样品等级为 品。
计算过程:  

总结反思
(7)某同学认为,在上述纯碱含量测定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使测定误差会减小,其理由是

3.综合题(共1题)

4.
归纳整理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1)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有关氧气的获取和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电解水是实现转化a的途径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用转化c获得O2时,O2中会混有的少量杂质是
③在自然界中,CO2转化为O2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    作用。
④转化f可用于实验室制取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五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①实验A中水作   (填“溶剂”或“溶质”)。
②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
③实验C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 的结论。
④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     
⑤实验E中的水作
(3)甲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许多反应都有盐类物质生成。他将这些知识间相互关系整理成下图,请将下图补充完整。 a ,b

(4)乙同学提出可用如图指导进行物质的制备。请写出2个有关硫酸亚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答:

4.单选题(共9题)

5.
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C.当水结成冰时,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6.
纳米TiO2可制成性能优越的隐身型涂料,用于导弹等武器装备上。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4 D. +6
7.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氧化物
B.空气中既有单质也有化合物
C.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细铁丝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8.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白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白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9.
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2011年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与神州八号飞船首次对接。“天宫一号”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锂合金材料代替传统材料,从而为舱段减重10%。铝锂合金属于
A.天然材料B.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10.
下列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不合理的是  
项目
A.比较催化效果
B.比较硬度
C.检验酸性强弱
D.比较金属活动性
实验




现象和
结论
左试管比右试管放出气泡快——MnO2比CuO的催化效果好
铜片上有划痕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两只试管都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硫酸试管中不再产生气体
——盐酸酸性更强
无明显变化
——铁、镁、铜中,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A. A B. B C. C D. D
11.
下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溶解度甲=乙>丙
B.从乙饱和溶液中析出较多量的晶体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法
C.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无结晶水)的质量甲>乙
D.t2℃时,将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丙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
12.
如图是成人进食时口腔中唾液的pH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10分钟酸性增强
B.前10分钟酸性减弱
C.前40分钟酸性增强
D.前40分钟酸性减弱
13.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液体的倾倒B.液体的量取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

5.选择题(共13题)

14.函数f(x)= {#mathml#}x2+2x3+ln1x+3{#/mathml#} 的定义域是(  )
15.若函数f(x)= {#mathml#}2x+12xa{#/mathml#} 是奇函数,则使f(x)>4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blank#}1{#/blank#}.
16.若函数f(x)= {#mathml#}2x+12xa{#/mathml#} 是奇函数,则使f(x)>4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为{#blank#}1{#/blank#}.
17.如图,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O交直线OB于E、D,连接EC、CD.

18.设(2x+ {#mathml#}3{#/mathml#} )6=a0+a1x+a2x2+a3x3+a4x4+a5x5+a6x6,则(a0+a2+a4+a62﹣(a1+a3+a52的值为(  )
19.设(2x+ {#mathml#}3{#/mathml#} )6=a0+a1x+a2x2+a3x3+a4x4+a5x5+a6x6,则(a0+a2+a4+a62﹣(a1+a3+a52的值为(  )
20.设(2x+ {#mathml#}3{#/mathml#} )6=a0+a1x+a2x2+a3x3+a4x4+a5x5+a6x6,则(a0+a2+a4+a62﹣(a1+a3+a52的值为(  )
21.已知函数f(x)=x2lnx﹣a(x2﹣1),a∈R,若当x≥1时,f(x)≥0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2.已知函数f(x)=x2lnx﹣a(x2﹣1),a∈R,若当x≥1时,f(x)≥0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3.设全集U={1,2,3,4,5,6,7,8},A⊆U,B⊆U,且满足A∩B={3},(∁UB)∩A={1,2},(∁UA)∩B={4,5},则∁U(A∪B)=(  )
24.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F分别为AB,AD的中点,G为线段CE上的一个动点,设 {#mathml#}CGCE{#/mathml#} =x,SGDF=y,则函数y=f(x)的图象大致是(  )

25.已知函数f(x)=|x|﹣|2x﹣1|,记f(x)>﹣1的解集为M.
26.设f(x)是连续的偶函数,且当x>0时,f(x)是单调函数,则满足f(x)=f( {#mathml#}x+2015x+2016{#/mathml#} )的所有x之和为(  )

6.多选题(共2题)

27.
下列各组物质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则甲、乙、丙、丁依次为
A.H2CuO Cu H2O
B.C CuO Cu CO2
C.CuO HCl CuCl2H2O
D.CO2NaOH Na2CO3H2O
28.
菠萝酯(C11H12O3)学名苯氧乙酸烯丙酯,广泛用于饮料、糖果等食品工业。下列有关菠萝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菠萝酯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菠萝酯的每个分子由26个原子构成
C.菠萝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54%
D.菠萝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1∶4

7.填空题(共2题)

29.
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以下有关中和反应的问题。
(1)下左图象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进行该反应的实验操作是按照以上 (填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曲线上M点表示

(2)下图是NaOH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图可以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论:①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②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填“改变”或“没有改变”)
    离子实质上没有参加反应。
(3)根据乙图进行的实验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①由图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达到    
30.
燃烧的条件是重要的化学原理之一,与消防安全密切相关。我国GB-4968-85将不同性质的火灾分为A、B、C、D四类: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 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柴油、石蜡火灾等。 
C 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氢气火灾等。 
D 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 
请回答完成以下内容:
(1)燃烧的条件是:①有可燃物;② ;③与氧气(或空气)接触。燃烧必须同时满足  个条件,只要破坏  个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2)乙醇失火属于  类火灾,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某学生将燃着的镁条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瓶底有白色物质。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实验说明,D 类火灾不能使用 灭火。

8.实验题(共2题)

31.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E装置收集氧气。当氧气充满集气瓶后,应将导管从瓶口出移开, ,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32.
为测定某药片中CaCO3含量,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以下两种方案(药片中其他成分与HCl和NaOH溶液均不反应)。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一)利用CO2的体积测定CaCO3的含量(1)装置B的目的是除去CO2中少量HCl(气),其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A中连通管X的作用是     
(3)通常在装置B中加入少量植物油,目的是    
(方案二)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实验步骤:
取一粒0.1 g药片研碎,加入适量蒸馏水,再用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足量HCl溶液溶解,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作指示剂,再用一定质量分数NaOH溶液中和过量的HCl溶液。
(4)当最后一滴NaOH溶液滴入时,溶液的颜色由   色变为   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即完全中和。
(5)进行含量测定除了样品质量外,还需要的数据有 (填字母序号)
A.HCl溶液和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B.参加反应的HCl溶液和NaOH溶液的体积
C.HCl溶液和NaOH溶液的密度
D.中和滴定所需要的时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推断题:(1道)

    流程题:(2道)

    综合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3道)

    多选题:(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8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