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金属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其应用十分广泛。
(1)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得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的关系最大的是 ;
(2)相同的铁栏杆,安装在南方沿海地区比安装在北方更容易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3)每年因生锈而损耗掉的铁约占了铁产量1/4,因此,防止铁生锈成了一个重要的研
究课题。请你列举两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1)铝的利用比铜和铁晚得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下列因素的关系最大的是 ;
|
(2)相同的铁栏杆,安装在南方沿海地区比安装在北方更容易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3)每年因生锈而损耗掉的铁约占了铁产量1/4,因此,防止铁生锈成了一个重要的研
究课题。请你列举两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2.单选题- (共5题)
5.
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层房间中逃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


A.打开窗户赶紧跳出,逃离火海 |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成站立姿势跑出 |
C.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直接坐电梯下来 |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沿墙角伏低身子迅速爬向安全出口 |
6.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 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B. 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C. 发展太阳能﹣开发清洁能源 D. 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A. 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B. 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C. 发展太阳能﹣开发清洁能源 D. 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3.选择题- (共12题)
18.
2012年3月4日,太空中上演了“火星冲日”奇观,太阳刚一落山,火星就从东方升起,而等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时,火星才在西方落下,整夜都可看到火星。火星的公转周期是1.9年,根据材料推算,下次“火星冲日”时间大约为( )
4.填空题- (共2题)
19.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欲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和 ;
(3)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是 g;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填序号)。
Ⅰ.b>a=c Ⅱ.a=b>c
Ⅲ.b>a>c Ⅳ.c>b>a

(1)P点的含义是 ;
(2)欲将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和 ;
(3)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是 g;
(4)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填序号)。
Ⅰ.b>a=c Ⅱ.a=b>c
Ⅲ.b>a>c Ⅳ.c>b>a
5.实验题- (共2题)
21.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用装置A制氧气时,在装入药品前应先 ;
(3)收集CO2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
(4)小周同学用装置C制取CO2,该装置的优点是 ;若将C中的铜网改为铁丝网,则产生的后果是 。

(1)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
(2)用装置A制氧气时,在装入药品前应先 ;
(3)收集CO2应选用装置 (填序号);
(4)小周同学用装置C制取CO2,该装置的优点是 ;若将C中的铜网改为铁丝网,则产生的后果是 。
22.
课堂上老师完成了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演示实验后,对浑浊液体过滤得到澄清滤液;接着师生对话如下表:
(1)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把猜想写在上
面表格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2)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3)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你认为甲同学得出此实验结论的理由是 ;
(4)若甲的猜想成立,则加入的Na2CO3与生成的NaOH之间的质量比为 (填写数值关系)。
人员 | 对话 |
老师 | 问:滤液里可能含有哪些溶质呢? |
甲同学 | 答:可能是NaOH、Na2CO3 |
乙同学 | 答:可能是NaOH、Na2CO3、Ca(OH)2 |
丙同学 | 答:可能是NaOH |
丁同学 | 答:可能是 |
(1)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猜想,把猜想写在上
面表格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 | | 自己的猜想成立 |
(2)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3)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 | 没有气体产生 | 甲的猜想不成立 |
你认为甲同学得出此实验结论的理由是 ;
(4)若甲的猜想成立,则加入的Na2CO3与生成的NaOH之间的质量比为 (填写数值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