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北京市龙文教育九年级第一次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96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4/27

1.科学探究题(共2题)

1.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浓硫酸与铁定(碳素钢)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①Fe与浓H2SO4反应,加热,有SO2生成 ②C与浓H2SO4反应,加热,有CO2和SO2生成
③S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
⑤SO2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
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NaOH和CaO
(实验探究)
(1)称取24.0g铁钉放入6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并推知气体Y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为66.7%。同学们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还有H2和Z气体,则Z气体可能是 。探究实验的主要装置如下图所示:

(2)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3)为确认Z的存在,需要将装置甲(如右图所示)接入上述装置的(填编号)   之间。装置甲中的液体名称是

(4)实验中,如果观察到装置D中 ,且装置E中     ,则可确认Y中还有H2气体。
2.
某同学对“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与豆腐同食会引起结石”的说法产生了兴趣。
探究一菠菜里是否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查阅资料)
(1)可溶的草酸盐、碳酸盐能与CaCl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草酸钙(CaC2O4)、碳酸钙。
(2)醋酸(化学式用HAc表示)不与草酸钙反应,但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回答问题: 1)操作①是_____。 2)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已知气体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菠菜里含有可溶性草酸盐和碳酸盐。
探究二人体结石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草酸钙高温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得到两种气态氧化物和一种固态氧化物。
(2)12.8 g的草酸钙分解过程中温度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实验分析)
(1)草酸钙高温完全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2)通过上图数据分析,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是_____。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7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推断题(共1题)

3.
有A.B.C.D.E.F.G.H初中常见的八种物质,常温下A和B是液体,D.E.G是气体,A和B,D和G组成元素相同;EFH是单质,且F为金属,八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一略去

(1)写出F、G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4)指出DG在化学性质上的一点不同    

3.单选题(共9题)

4.
下列符合质量周恒定律的是
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5.
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有: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6.
由C、H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烃。常温常压下,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小于或等于4的烃通常为气体。常温常压下,C2H4和另一种烃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混入的烃可能是
A.C8H8B.C2H6C.C2H2D.CH4
7.
次氯酸钠(NaClO)是某种家用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 +5 B. +3 C. +1 D. -1
8.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
加水溶解
B
鉴别NaOH和Ca(OH)2溶液
加Na2CO3溶液
C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稀盐酸
D
除去CO2中的CO
通入足量NaOH溶液
 
A.AB.BC.CD.D
9.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因发生化学变化质量增加的是
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碳酸钙
10.
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俗称是
A.纯碱B.烧碱C.小苏打D.熟石灰
11.
下列是分析敞口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相关实验,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证明变质
取少量溶液,滴加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确定成分
取少量溶液,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测定纯度
取一定量溶液,加入盐酸,用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气体,称量
   
除去杂质
取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获得滤液
 
A.B.C.D.
12.
生活中常有误食亚硝酸钠(NaNO2)中毒事件的报道,这是因为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工业用盐中常混有亚硝酸钠,有关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部分资料如下表:
化学式
酸碱性
热稳定性
与稀盐酸的
反应现象
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现象
氯化钠
中性
受热不分解
无明显变化
生成白色沉淀
亚硝酸钠
弱碱性
320℃以上会分解
放出刺激性气体
放出红棕色气体
无明显变化
 
如要检验食盐样品中有无亚硝酸钠,下列判定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pH试纸测定食盐样品溶液的酸碱性
B.取少量食盐样品加热到320℃以上,观察有无刺激性气体放出
C.取少量食盐样品,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有无红棕色气体放出
D.取少量食盐样品加水溶解,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

4.选择题(共6题)

13.

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 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14.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①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真正的哲学是人生重要的向导

③科学的世界观才是真正的哲学

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5.

阅读《辣椒》,完成后面问题。
                                                                                                 辣  椒
       辣椒世界上有些国家吃辣椒很厉害,如墨西哥、印度、匈牙利、朝鲜……中国某些省,如四川、湖南等也以吃辣椒出名。有些人嗜辣椒已经到了"无辣不吃饭"的地步。美国宇航员威廉。勒努瓦在宇宙飞行时也带着辣椒。有一位指挥家,他走到哪里,辣椒就带到哪里,就连参加英国女王宴请时,也照例带着辣椒酱,他解释说:"没有辣椒的饭菜好比是病号饭。"
        辣椒原产美洲,17世纪传入我国,故亦称"番椒",又名"秦椒"、"大椒"、"辣茄".辣椒有几千个品种,仅我国四川的干辣椒就有100多种。辣椒有辣与不辣之分,甜椒不辣。云南有一种辣椒,其辣无比,只要舌尖稍微碰一下,就会使人辣得难受,疼痛万分。美国制药专家斯克维尔于1912年制定了测量辣度的方法,后来人们就以他的名字作为辣度的单位。植物病理学家曾用这种方法,测出甜椒的辣度为零,最辣的辣椒有300000斯克维尔。
       ①辣椒能把人辣出眼泪、辣出鼻涕、辣出汗水,不爱吃辣椒的人不禁要问:"人们何苦要吃辣椒?"②这是因为吃辣椒有3个好处:一是它的营养丰富;二是能驱风散寒;三是能增进人的食欲。③每100克辣椒的维生素含量大于100毫克,在蔬菜中占首位。④此外,辣椒还含有维生素B1、B2、胡萝卡素以及其他营养物质。⑤谚语曰:"三个辣椒,顶件棉袄".⑥辣椒中的辣椒素对人体具有刺激作用。⑦辣椒素一旦和舌头及嘴里的神经末梢接触,神经就迅速把"烧灼"信息传给大脑,大脑便让身体处于戒备状态,使心跳和脉搏加快,皮肤血管扩张,从而使人感到"发热".⑧大脑还同时指挥胃液和唾液的分泌,使胃肠蠕动加快,这就有利于消化,增进食欲。
        辣椒,很多人越吃越想吃。据心理学家分析,吃辣椒后,"烧灼"信息使大脑把身体作为"受伤"对待,从而促进身体释放一种自体止痛剂。这种自体止痛剂就像少量麻醉剂,能起到一种轻微的欣快作用,使人产生精神快感,专家称此为"辣椒微醉".这也许是人们对辣椒越吃越爱吃的主要原因。

16.

综合性学习。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菜肴,“吃”传达着国人的生存智慧,展现着国人的生活习俗,承载着国人的美好期望。我校九年级将开展以“舌尖上的家乡”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7.

阅读肖万君的《切莫错待“半小时”》片段,完成后面小题。
         ①“半小时”在一些人看来,是零星的时间。因其小、零碎,一些人从不将其放在眼里,而是轻易让其白白流失。
         ②比如,有的人上班经常晚到“半小时”,下班经常早走“半小时”;有的人一看只剩下“半小时”了,以为干不成什么事了,就撂下正事闲聊乱侃起来。
         ③当对此提出异议时,有人辩解道:“不就是短短的‘半小时’嘛!有它能办成个什么事?无它又有什么大不了?”
         ④“半小时”,真的是无济于事、可有可无吗?据笔者所掌握的有关资料看,一些有成就的专家、学者、伟人,都不是这样认识和对待时间的。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他在总结自己事业成功的经验时告诫人们:“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鲁迅先生也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因为如此,他著作等身,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真是:凡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是利用时间的能手。
         ⑤为什么一些人只看重成块的“大段时间”,而不把零星的“小段时间”放在眼里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只有“大段时间”才好办事情,用起来才方便,而零星的“小段时间”,一次办不完一件事,用起来有些麻烦。
         ⑥应当认识到,                                                        。“大段时间”比较集中,用起来充裕、方便,“小段时间”比较分散、零碎,用起来较为麻烦,这是两者的不同。但是,“大段时间”是由“小段时间”积成的,是含在一节节“小段时间”之中的,没有分分秒秒,就没有“半小时”、“一小时”,没有月月年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善于利用时间,不仅“小段时间”会失掉,“大段时间”的效率也会降低,“大段时间”也会转化成为“小段时间”。一个人每天、每周、每月要做许许多多事情,每件事情不会都是恰恰用整时间做完。人的一生中是会经常地、大量地遇到零星的“小段时间”的,充分利用好这些零星的“小段时间”,对于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⑦“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财富。”“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立志事业有成的朋友们,请珍惜工作中的一个个“半小时”,过好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钟”吧!    (选自《人民日报》)

18.

40多年来,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材料一: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说:“中医药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这么丰富的资源以及古人所留下的经验,并不是我们拿来就可以用的,是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再探索、再思考、再挖掘,才能创造出价值。”正是凭借多年来对中医这座资源宝库的深入挖掘和探索,以及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屠呦呦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传承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材料二: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教授说,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正如屠呦呦所指出的,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社会特别是医疗工作者要摆脱狭隘的偏见,充分利用好中西医这两大医学宝库。

结合两则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的原因。

5.填空题(共1题)

19.
(1)Cu+2H2SO4(浓)CuSO4+   +2H2O
(2)“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变成坚固的    
(4)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实验题(共1题)

20.
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2道)

    推断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填空题:(1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