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40多年来,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材料一: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说:“中医药是我国非常宝贵的财富,但是这么丰富的资源以及古人所留下的经验,并不是我们拿来就可以用的,是需要在古人的基础上再探索、再思考、再挖掘,才能创造出价值。”正是凭借多年来对中医这座资源宝库的深入挖掘和探索,以及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屠呦呦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传承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材料二: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教授说,中医关于中草药有着丰富的知识,而西方科学家可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正如屠呦呦所指出的,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这是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社会特别是医疗工作者要摆脱狭隘的偏见,充分利用好中西医这两大医学宝库。

结合两则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屠呦呦团队成功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10-10 09:02: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①对待传统文化选择的继承。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屠呦呦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用欣赏和敬畏的观点看待中医药传统文化,善于发现中医文化中的亮点。②对待传统文化发展地继承。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屠呦呦成功还在于他们在古人的基础上再探索、再思考、再挖掘,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不断创新。③坚持以实践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屠呦呦成功更在于他们在中医药科研上的长期艰苦的坚守。④重视文化的借鉴与交流。屠呦呦的成功与他们善于运用当下的科学思维和现代化眼光,善于借鉴西医方法密切相关。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

      ②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阑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③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习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途中,难免会暂时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

      ④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⑤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 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

      ⑦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⑧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

      ⑨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语文教学与研究》 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