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程题- (共1题)
1.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所示利用海水为原料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1)要鉴别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纯碱过程中,其中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
(4)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步骤④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类似于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要鉴别海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选用蒸发结晶法而不用降温结晶法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纯碱过程中,其中过滤操作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_____________;
(4)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
(5)步骤④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类似于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5题)
2.
2013年6月,我国拟用长征二号改进型火箭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发生的反应可写作: C2H8N2+2N2O4=3N2↑+2CO2↑+nH2O↑,则n等于
A. 2 B. 3 C. 4 D. 5
A. 2 B. 3 C. 4 D. 5
3.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B.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 4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

A. 20℃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B.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 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 4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
4.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
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
D.4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 |
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回收的地沟油作为食用油 |
B.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延长保存时间 |
C.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
D.把用废弃皮革制成的工业明胶添加到果冻、酸奶等食品中 |
3.选择题- (共5题)
7.选择与你所听到的句子内容相符的图画。
A. B.
C.
D. E.
①{#blank#}1{#/blank#} ②{#blank#}2{#/blank#} ③{#blank#}3{#/blank#} ④{#blank#}4{#/blank#} ⑤{#blank#}5{#/blank#}
4.填空题- (共4题)
12.
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回答下列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1)厨房中有下列几种食物:①黄瓜、②牛奶、③大米。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富含维生素的是 ;
(2)家庭餐桌上的餐具有:①竹筷子、②塑料水杯、③不锈钢勺子,其中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制造的是 ;
(3)泡茶时,为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可在茶杯内装上纱网,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实验操作原理是 ;
(4)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下列物质能除去瓶内水垢的是 (填序号) ①白酒 ②食醋 ③苏打水
(5)锂广泛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锂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图周期表中的信息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从图A中数值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②B、C、D、E 中, 和 (填编号)属于同种元素;
③LiMnO2是一种电极材料,其中 Mn 的化合价为 ;
④用化学符号表示:锂离子 。
(1)厨房中有下列几种食物:①黄瓜、②牛奶、③大米。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填序号,下同),富含维生素的是 ;
(2)家庭餐桌上的餐具有:①竹筷子、②塑料水杯、③不锈钢勺子,其中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制造的是 ;
(3)泡茶时,为将茶叶与茶水分离,可在茶杯内装上纱网,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实验操作原理是 ;
(4)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下列物质能除去瓶内水垢的是 (填序号) ①白酒 ②食醋 ③苏打水
(5)锂广泛用于电池、贮氢等领域,锂在化合物中显+1价。下图周期表中的信息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从图A中数值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②B、C、D、E 中, 和 (填编号)属于同种元素;
③LiMnO2是一种电极材料,其中 Mn 的化合价为 ;
④用化学符号表示:锂离子 。
13.
(3分)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

(1)帕拉米韦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
(2)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1)帕拉米韦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
(2)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14.
根据如下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要写出反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用B、E、C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E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5)实验室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要写出反的化学方程式: ;
(4)实验室用B、E、C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E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5)实验室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 时开始收集。

15.
金属材料在国防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图1为歼—15飞机在辽宁舰上起飞。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
(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
②实验二中,观察到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铝合金用于制造飞机的外壳,铝合金材质的主要优点是 ;
(2)改装前的辽宁舰舰身锈迹斑斑,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轮船外壳上镶嵌比铁活动性强金属。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2的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 ;
②实验二中,观察到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固体,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验题- (共1题)
16.
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Ⅱ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小红认为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活动)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1)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3)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
Ⅱ小丽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地看到有气泡产生,她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 。
(提出问题)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小丽对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成分做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 ;猜想二: ;
(实验设计)为验证上述猜想哪个正确,小丽设计了如下方案: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小红认为小丽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小红另外设计并完成了实验,请你帮她填写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 | 猜想一 正确 |
步骤2:将步骤1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流程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