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题- (共1题)
方案一: 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

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______
2.综合题- (共1题)

(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mg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2)图二是20℃时,取10mL10%的NaOH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
①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
②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
(3)图三是a、d、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①t1℃时,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 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
②将t2℃时,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可以析出 g a物质。
(4)下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时间t与生成氢气质量m的变化关系如图四。

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
3.科学探究题- (共1题)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________性,还可能呈________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用试管取溶液1mL~2mL,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震荡 | 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 | 溶液呈碱性 |
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 溶液呈____ |
[分析与思考]
(1)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______(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________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2)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____________,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4.简答题- (共1题)

(1)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向5mL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①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②向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______(填写字母标号)。

(2)实验室可以利用稀盐酸等药品,通过连接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氢气。

①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填写字母,下同),制取 氢气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
②块状固体加入试管中的方法是______。
③检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5.单选题- (共20题)
①白色片状固体 ②有腐蚀性 ③易吸收水分而潮解 ④易溶于水,溶解放热 ⑤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⑤ |
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
B.实验开始要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再加热 |
C.实验结束后要先停止一氧化碳再停止加热 |
D.实验过程要注意尾气处理 |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可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
B.铝壶内的水垢可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盐酸长时间浸泡 |
C.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
D.铁桶可以长时间保存波尔多液 |
A.寻找、开发金属的替代品 |
B.加速国内矿物资源的开采 |
C.对易生锈的钢铁制品采取涂油、喷漆、搪瓷、镀金等措施 |
D.加强废旧金属制品的回收利用 |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
A.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 |
B.某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此时它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
C.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少量该物质,恒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
D.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
A.0.3 | B.0.4 | C.0.5 | D.0.6 |
A. 用含有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B. 工业上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污水
C. 医疗上用纯酒精作消毒剂
D. 生活中用含有NaOH的清洁剂去油污
A.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
B.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
C.测定前必须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
D.用胶头滴管滴1小滴待测液到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
A.CO(NH2)2 属于复合化肥 |
B.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应多吃富含蛋白质的肉类,不吃蔬菜 |
C.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 |
D.为了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
A.近期太仓某企业创新研发的绿色环保合成革成为NBA赛场第一品牌蓝球用革 |
B.高新区出土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梅子青釉陶器是南宋后期在著名的龙泉窑烧造 |
C.吴中、相城的苏派“热砖雕”砖材是采用含铁量较高的黏土经焙烧等工艺制得 |
D.园区“东方之门”的桩基是用厚钢板焊接成钢柱,再在钢柱外浇注混凝土成型 |
6.选择题- (共4题)
多雨的江南
江南多雨——呵!我多雨的江南
多雨的江南的雨
是无声的极细极细的雨
多雨的江南的雨
是不知不觉便湿了窗棂和花裙的雨
多雨的江南有泥泞的小路
有叼鱼郎掠过时滚动着水珠的团荷
有散发着温热气息的水牛粗糙的皮肤
有湿润的故作愁态的紫丁香和野百合
有带点儿哑声的小花狗亲昵的嗓音
有不肯上升而四处弥漫的柴草淡蓝色的烟气
有平静的游鱼吐出一圈圈的泡沫的池水
哦,多雨的江南有恬静的积雨云般的思绪
多雨的江南有好多好多湿漉漉的记忆
有采莲船摇荡的记忆
有地米菜清苦的记忆
有桃花溪中洗衣的姐妹悄声说话的记忆
有杨柳岸边忧愁惜别的记忆
有河面上雨丝编织着火把和吆喝的记忆
有纸伞斜撑跋涉于泥泞的记忆
多雨的江南的记忆像山葡萄一样繁多
多雨的江南的记忆像山葡萄一样酸涩而又甘甜
江南是多雨的——我的多雨的江南
多雨的江南的土地有好多好多的种子
多雨的江南的雨总在细细密密地同种子议论着
萌发的机缘……
②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变小,最终消失.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 {#blank#}3{#/blank#} 中传播,本实验用到了一种探究物理规律方法是 {#blank#}4{#/blank#} (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实验推理法).
7.填空题- (共4题)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_____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_____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4)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实例:_____.
(5)某溶液中的溶质只可能是一种.实例:_____.

(1)图中P点的意义是
(2)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使30℃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4)使5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5)向100g 50℃的水中加入6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 。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____(填选项)。
|
-
【1】题量占比
计算题:(1道)
综合题:(1道)
科学探究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