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初三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297557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6/29

1.科学探究题(共1题)

1.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CaH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1)(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猜想二:
猜想三:NaOH、Na2CO3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2)(实验验证)
实验
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实验二:另取滤液,向其中加入
 
先无变化后产生气泡
猜想三成立
 
(3)(反思与拓展)①若向NH4Cl的溶液中加一定量CaH2,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 .②登山运动员常用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氢气相比,其优点是

2.流程题(共1题)

2.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标本,查阅资料知其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他们以Cu2(OH)2CO3原料制取铜,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1)过滤操作中用到的铁制仪器为 。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
(2)无色气体A的化学式是 ,大气中该气体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 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3)写出蓝色溶液B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剂E可选用 溶液。写出固体C与试剂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推断题(共1题)

3.
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 。G必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符号)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计算题(共1题)

4.
将4.0gCu – Zn合金粉末放到盛有10g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称量滤液的质量。相关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 g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 g
Cu – Zn合金
稀硫酸
滤液
4.0
10
11.26
 
(1)Cu – Zn合金属于 材料(“金属”或“有机合成”)
(2)该合金中除Cu、Zn以外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请计算原Cu – Zn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5.单选题(共9题)

5.
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A.铜丝用作电线 B.用氢气作燃料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D.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6.
下列几种离子在HCl、KOH、BaCl2三种溶液中都能存在的是
A.NH4+B.Na+C.SO42-D.OH-
7.
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8.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不同
D.金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9.
正确的化验操作对验结果、人身安全重要.下图中的验操正的是(  )
A.闻气体气味B.取用块状固体
C.滴加液体D.稀释浓硫酸
10.
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  )
A.B.C.D.
11.
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不能饮用
B.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饪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实验
D.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进行排气
12.
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羊毛围巾B.塑料包装袋C.玻璃杯D.木质桌椅
13.
保护环境,提高环保意识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为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下列几项措施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
①推广使用标有CNG(压缩天然气)的公交客车
②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③控制烟花爆竹的燃放    
④垃圾分类回收   
⑤控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A.只有①②④ B.只有①③④⑤ C.只有①③⑤ D.只有②③④⑤

6.选择题(共2题)

14.广州亚运会中,志愿者们手上、脖子上的丝巾非常美丽,车间70名工人承接了生产丝巾的任务,已知每人每天平均生产手上的丝巾1800条或脖子上的丝巾1200条,一条脖子上的丝巾要配两条手上的丝巾,为了使每天生产的丝巾正好配套,应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脖子上的丝巾,多少名工人生产手上的丝巾?
15.There _______ the talent show The Voice of China tomorrow.

7.填空题(共4题)

16.
化学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根据下列用途选择对应物质(填字母).
A.干冰
B.钛合金
C.生石灰
D.乙醇
E.硝酸钾 
F.硫酸钾
(1)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2)实验室最常用的燃料是_____;
(3)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
(4)可作为复合肥料使用的是______。
17.
已知镉(Cd)的金属活动性与铁、锌相近,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1)将镉丝插入下列溶液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①NaCl溶液 ②乙醇溶液 ③AgNO3溶液 ④KOH溶液
(2)镍镉电池应用广泛,为了防止污染环境,将废旧镍镉电池中回收镉的一种方法如下:
步骤1:将废旧电池破碎成细颗粒后培烧,将镉转化为氧化镉;
步骤2:将含氧化镉的细颗粒和炭粉混合后,隔绝空气加热至1200℃,可得镉蒸气和一氧化碳.步骤2中氧化镉变成镉的化学方程式是
18.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______。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下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
19.
(4分)酸雨的危害很大,硫酸型酸雨的形成有以下两种途径:

(1)正常雨水略显 性.
(2)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    可改良土壤酸性.
(3)SO2通入碘水(I2的水溶液)会生成硫酸(H2SO4)和氢碘酸(HI),我们可利用此原理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实验题(共1题)

20.
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
(2)写出实验室用CaCO3和稀盐酸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 ,该制法往往含有氯化氢气体,除去该气体需用 试剂(填化学式)。
(3)①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 (填字母,下同).
②若要制备多瓶CO2,并在制取过程中便于补充稀盐酸,发生装置应选择 ,收集装置应选择
(4)实验室通过加热亚硝酸钠和氯化铵的混合溶液制取并收集N2时,应选择与 组合而成的装置.
(5)写一个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科学探究题:(1道)

    流程题:(1道)

    推断题:(1道)

    计算题:(1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